近年来,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残疾人康复服务面逐步扩大,残疾人教育明显推进,残疾人就业状况逐步改善。然而,促进残疾人就业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今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杜明燕提案建议:
一是将残疾人就业创业纳入就业创业优惠政策扶持范围。积极落实职业介绍、就业创业培训、技能鉴定补贴等一系列的扶持政策,确保每一名有就业愿望的残疾人都能够享受到政策帮助。将就业困难的残疾人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开展专向就业援助。
二是对残疾人就业实施重点扶助。人社部门在开展公益性岗位和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等就业援助时,重点向残疾就业困难人员倾斜,尽量简化手续。在就业服务大厅开设残疾人服务专区,免费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政策法规咨询,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服务。组织符合残疾人特点的技能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培训后优先推荐到合适的就业岗位。
三是鼓励残疾人自助创业。免费为有创业意愿的残疾人开展创业培训。设立残疾人创业基金提供就业援助,残联与人社和银行等部门制定出优惠办法,降低贷款门槛。
四是开展残疾人招聘活动。加强残疾人就业宣传,积极联系、协助用人单位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残疾人招聘活动,促进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对智力、盲人、重度残疾人等就业特别困难群体,政府要运用行政手段,通过购买岗位、集中安置等方式解决其就业困难。
除了代表委员的建议,之前国家也已经开始采取了各种行动。
早在年,为规范和完善促进残疾人就业增值税优惠政策管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增值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对符合条件的集中安置残疾人用人单位予以人均最低工资4倍退税,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年,为了发挥政府采购促进残疾人就业的作用,进一步保障残疾人权益,财政部、民政部、中国残联印发了《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政府优先采购政策的通知》,提出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辅助性就业机构享受政府采购扶持的条件和具体办法。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民政部、财政部、中国残联等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扶持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的意见》,规定了为残疾人自主创业、灵活就业提供合理便利和优先照顾、落实税收优惠和收费减免、提供金融扶持和资金补贴、支持重点对象和“互联网+”创业、提供支持保障和就业服务等20多条优惠政策。
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税务总局、中国残联等六部门又印发了《关于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制度更好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总体方案》,按照稳定制度框架、优化征收结构、规范资金使用、健全激励约束的思路,以完善残保金征收、使用、管理制度为切入点,进一步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和残疾人就业服务能力,积极拓展残疾人多元就业渠道。
根据《残疾人保障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比例安排残疾人。《残疾人就业条例》则明确规定,该比例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1.5%,未达比例者须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对于私营企业,自然有相关政府部门来考核其残疾人就业比例,如果没有达到,交钱免责是最便捷的途径。
但对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是否达到这个比例,谁来考核,谁来收取残保金,则是一个需要追问的问题。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打下更好基础的关键时期。为此,下一步,我国将进一步健全就业政策,为残疾人就业创业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做好就业服务,多层次、多渠道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进一步强化职责担当,加大残疾人就业岗位筹措力度,推动全国残疾人就业工作在“十四五”时期迈上新台阶。
内容综合自:华夏时报、人民政协网等
残之家残疾人信息
政策补贴征婚交友投稿...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