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后天的肢体障碍者,必须承认,我曾经和许多人一样,对残疾证和持有残疾证的残障群体抱有偏见:认为脑瘫精神不正常,智力低下,会攻击他人,遇到要远远的躲开;认为听障都无法沟通,只会激动地发出无法理解的声音;认为缺胳膊少腿的肢体障碍者,内心阴暗坑蒙拐骗,为了生存没有底线,要保持距离。
这即来源于我对残障群体的无知,也来源于社会上对残障群体的偏见与污名化。由于在生活中,很难接触到其他残障群体,导致这种错误认知的长期存在。
因此,在我身体上成为障碍人士,而心理上还未接受残障这种状态的时候,就会本能地排斥的去办理残疾证这一可能。
担心残障情况曝光后影响工作和婚恋在我对自己的障碍情况认识不足的时候,父母就已经忍痛接受这一现实,并经常提醒我要注意保护隐私:出门不能穿背心短裤;不能和别人讨论自己的身体状况;碰到体检就说受伤了等一系列自我保护的措施。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残障程度加重以后,我也确实感受到了社会对残障群体的恶意。几年前因为意外摔倒流血送医,身体状况被所在单位知晓,不久就被调离了关键岗位,导致我对自己全心付出多年的工作单位感到彻底失望,最终选择了离职。
由于自我保护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办理残疾证,这个有可能意味着曝光自己身体状况,官方认证自己是个残障人士。完全不符合小心翼翼保守秘密,做一个隐形残障者的要求。
观念的转变和一些思考让我真正想办残疾证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公务员考试残疾人专岗需要持有残疾证。我曾经考过录取比:1的普通岗位笔面试第一,并且总分远超第二名。但是因肢体障碍,导致我因为体检不合格而被淘汰,无缘岗位。公务员考试体检标准对肢体障碍的说明含糊其辞,因此在其他指标都合格的情况下,体检结果被判定为不合格,到手的公务员编制拱手让人。
在我刚被通知淘汰的那几天,特别难以接受,既惋惜自己花费了两年的时间去备考付出,也对含糊其辞的公务员招考体检管理办法感到不公平。我认为残疾人专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再发生类似的问题,这是我想办理残疾证的最直接原因。
总的来说,我认为残疾证目前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它不应该仅仅只是残障人士的一种身份证明,在部分景点可以免排队、免票进入,每个月领几十块钱的残疾人生活补助。它应该成为一样保障残疾人融入社会正常生活的有力武器,在就业求职时,可以选择一些残疾人专门岗位;在残障人士因为残障被用人单位一刀切时,可以拿出来保护自己的平等权益。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被拿去挂靠,换取微薄的个人报酬而让企业违规获益。
而往更深层去探究的话,残疾证的问题不在于残疾证本身。而在于整个社会对于残障群体的认知还停留在“身残志坚”和污名化的两级反转里。潸然泪下的漂亮话说的多,对于残障群体的支持做的少。特别是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的支持。
必须要指出的是,我们的社会主体、新闻媒体在残疾人融入社会方面存在方向性的偏差。他们总是忙着日复一日地做身残志坚的形象报道,而不是增大预算去强制性推广无障碍设施建设;对残联进行机构改革与赋权,改变它吉祥物一样的尴尬处境;改变媒体宣传策略,淡化残疾人这一概念,让社会共融深入人心。
什么时候一个残疾人,不再只是因为和普通人一样努力工作、事业有成、婚姻美满而成为新闻报道主人公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不再思考,为什么不办残疾证这个问题了。
欢迎留言/评论/转发参与本话题的讨论
残障之声ID:srrw多元/融合/发声/行动
投稿邮箱:wangczz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