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满足残疾儿童需求,早日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近期,兴安盟残疾人康复中心对兴安盟有康复需求的贫困重度残疾儿童开展上门康复服务工作,为残疾儿童提供更加精准化的助残服务,打通了康复服务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做到了“康复一个孩子,拯救一个家庭”。“把头抬起,慢慢来,再坚持一下……”脑瘫残疾儿童乐乐(化名)正在中心工作人员帮助下进行康复训练。“乐乐,你好啊,我们来帮助你做康复训练啦。”中心儿童运动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特教教师们来到脑瘫残疾儿童乐乐家中开展“送康上门”活动。乐乐是一名脑瘫患儿,无法独自坐立、行走。在乐乐家中,治疗师和老师们与乐乐妈妈仔细了解乐乐在家的生活和身体状况后,对他进行了家庭PT(康复功能)训练和认知训练。看到乐乐努力配合,治疗师们不断地鼓励他:“要好好训练哦,下次我们来看你时,再给你带玩具来。”根据乐乐的具体情况,中心还特别为他制定了康复方案,建立了康复档案。“送康上门”是兴安盟残疾人康复中心专门为残疾儿童提供的一种康复服务方式。活动开展以来,兴安盟残疾人康复中心坚持“一人一册,按需定策”服务原则,严格按照“量体裁衣”式残疾人服务工作要求和标准,以及“精准康复服务”、“量服康复”程序和规范落实相关工作。中心现有残障儿童余名,为全面推进精准康复服务行动,中心开展“送康上门”服务工作,让残疾儿童在家同样能享受到优质康复服务。康复治疗师和老师们了解残疾儿童在家进行康复的方式方法后,纠正家长错误的做法,并指导家长怎样在家里对孩子进行正确的运动、感知、认知、言语、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能力训练。此次活动,中心共对兴安盟20个村,23名残疾儿童提供了康复服务。兴安盟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负责人金凤表示:“中心还会继续为残疾儿童提供全方位的特殊服务,将康复指导、康复知识送进残疾人家中,使残疾孩子足不出户就能够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康复服务。”
排版:内蒙古残疾人联合会新媒体
编辑:内蒙古残疾人联合会新媒体
来源:兴安盟残疾人联合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