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教育在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作用,确保义务教育保障落实到位,学生精准资助不漏一人,打通教育扶贫“最后一公里”,寒亭区高里街道桥西小学三级联动扎实高效开展建档立卡残疾学生“送教上门”工作。
一是教育民政联动,核实建立“一生一档”。每年9月开学前,桥西小学联合街道民政、残联等部门成立核实小组,以区级民政部门登记在册适龄残疾少年儿童名单为基础,对所在片区学生进行地毯式调查走访,确保残疾儿童少年一个不漏、全部在册。在摸底排查基础上,以学校优秀班主任教师为主,结合学校年轻教师,为所有残疾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康复评估,并建立电子信息档案和服务手册,累计为20余名建档立卡学生建立“一生一档”。
二是以学生为中心,详细制定“一人一案”。送教前教师针对残疾学生活动能力、感知能力、认识能力、语言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设计符合他们能力和需求的课程,写好“一人一案”。根据教育康复评估结果,对重度残疾学生按照“以个案服务为中心、以最少限制为导向、坚持多元安置并举”的原则,为每一个残疾学生制定个别化教育康复方案,送教服务的方式、服务的内容,因人而异。并选派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专人定期送教上门,本学年累计开展“送教上门”活动72期,共课时。
三是发挥主体作用,家庭学校“合二为一”。充分落实家长在家庭教育康复中的主体责任,积极争取家长对送教上门工作的支持、配合,注重引导、指导家长对残疾孩子进行居家教育康复,提高送教上门学生康复训练效率,并优化残疾儿童的成长环境。结合随班就读等方式,安置中轻度残疾、符合条件的适龄残疾学生进校、进班读书,桥西小学所在片区适龄建档立卡残疾学生入学、送教上门实现了全覆盖,充分保障了适龄残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有力促进了教育公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