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残疾人将迎来10项好政策,来一起看看吧!
1、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年第一季度各地低保标准
图片可点击放大
根据民政部近日印发《关于推进深度贫困地区民政领域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以及各种低保文件资料,我们得知低保有以下6个趋势。
1、重度残疾人可按照单人户申请低保
在《“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中指出:“生活困难、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经个人申请,可按照单人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年2月,中国残联协同26部门和单位印发了《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年)》,也明确规定,生活困难、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经个人申请,可按照单人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在这里需要记住几个关键词:生活困难、靠家庭供养、无法单独立户、成年残疾人、没有工作能力的残疾人、重度残疾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单人户。这些都是进入低保贫困线的条件。
年10月民政部举行年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说道,将继续落实重病、重残等特殊贫困人口,单独立户申请低保。最近民政部与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在脱贫攻坚中兜底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对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的重病、重残等特殊贫困人口,经个人申请,可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范围。民政部正在推动地方把这项工作落实到位,指导各地把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及时纳入到低保范围里面。
具体各地进展情况可参看:年重度残疾人单独立户最新进展
2、重度残疾人可增发低保金
民政部《关于推进深度贫困地区民政领域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科学制定农村低保标准,确保脱贫攻坚期内深度贫困地区的农村低保标准不低于国家扶贫标准。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对于生活困难、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经个人申请,可按照单人户纳入低保范围。对于低保家庭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难人群,采取增发低保金等多种措施提高救助水平
《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活困难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各地要全面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因下岗失业导致基本生活困难,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要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对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下岗失业人员家庭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重点救助对象,要采取增发低保金等多种措施提高救助水平,保障其基本生活。
上海:对低保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配发实物或者增发最低生活保障金
上海市民政局局长朱勤皓28日于此间召开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上海市社会救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条例》坚持分类救助,分别明确各类救助对象和救助项目的救助内容,解决了“怎么救”的问题。
对于“最低生活保障家庭”,除“按照其在本市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低保标准的差额,按月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外,还根据家庭需要实施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同时,对低保家庭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大重病患者,通过配发实物或者增发最低生活保障金等措施,提高救助水平。比如年起,上海在低保标准调整中,考虑到未成年人的教育、营养等需求,对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提高了30%的保障标准。
3、加大低保治理,农村低保治理要重点发力
在民政部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指出,年会同驻部纪检监察组印发《全国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方案》,用三年时间集中查处整治农村低保工作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
年1月29日,中央第十四巡视组向民政部党组反馈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情况,指出目前对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不够深入的问题,提出要以专项巡视整改为契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强化监督监管责任,深化农村低保专项治理。纪检监察机构要加强主动监督和执纪问责,加大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监督力度,开展民政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年6月至9月,全国清退不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92.8万户、万人,新纳入低保96.5万户、.4万人;地方各级民政纪检监察机构共发现或收到移交问题线索条,其中立案件,问责干部人……”
4、拒绝“养懒汉”,下岗失业人员有此行为将被减发或停发低保金
近日,民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活困难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提到,纳入低保的下岗失业人员,若无正当理由,连续3次拒绝接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介绍的与其健康状况、劳动能力等相适应的工作,可按规定减发或者停发其本人最低生活保障金。
5、再就业后不会立即取消低保
《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活困难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对重新就业或创业后,家庭人均收入超过当地低保标准的,可实施“低保渐退”,给予一定时期的渐退期,实现稳定就业创业后再退出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对于家庭中有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和失能老年人等需要专人照料的生活困难下岗失业人员,要充分考虑其劳动条件和家庭实际情况,按照就近就便原则,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其实现再就业。对于重新就业的生活困难下岗失业人员,在核算其家庭收入时,可以扣减必要的就业成本。要加强临时救助与下岗失业人员临时生活补助的衔接,对于享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发放的临时生活补助后,生活仍有困难的下岗失业人员及其家庭,要及时按规定给予临时救助。
6、设立低保渐退期
一个就是上面提到的,对重新就业或创业后,家庭人均收入超过当地低保标准的,可实施“低保渐退”,给予一定时期的渐退期,实现稳定就业创业后再退出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河南郑州已经设立了渐退期:家庭收入高于标准了,将给一定期限的渐退期。尽量让该保障的都得到保障,该退保的逐步退保。脱贫攻坚期内,纳入农村低保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收入超过当地低保标准后,可给予12个月的渐退期,实现稳定脱贫后再退出低保范围。其他低保家庭,人均收入超过当地低保标准的可给予6个月的渐退期。
江苏:将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且财产状况符合当地低保条件的未脱贫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全部按规定程序纳入农村低保范围。脱贫攻坚期内,纳入农村低保的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超过当地低保标准但在低保标准2倍以内的,可给予不超过2年的渐退期。
2、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残疾人两项补贴5大变化。
1、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全国联网,残疾人两项补贴陆续可线上办理
全国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系统拟自12月12日起在全国上线运行,共分三批,每批10个省份左右,每批间隔1个月左右上线。
年12月12日至年1月12日
天津、河北、山西、内蒙、江苏、福建、江西、湖南、海南、重庆、四川等省(区、市)上线运行;
年1月13日至年2月13日
辽宁、吉林、山东、河南、贵州、西藏、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省(市)和新疆兵团上线运行;
年2月14日至年3月13日
北京、黑龙江、上海、浙江、湖北、广东、广西、云南、青海等省(区、市)将上线运行。
2、更多地区将进行两项补贴“清理认定”
民政部要求,各地要加强残疾人基本信息的动态更新管理,对于困难程度残疾等级变动,户籍变迁等原因导致补贴资格发生变化的,要及时反映到信息系统中,并按程序规定予以处理。要健全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审核和衔接的制度,借助残疾人口数据库比对,严格申请审核管理,对于补贴申请的异常情况要及时预警,有效甄别发放错误,提升精准发放水平。
3、更多三四级残疾人拿到补贴
国家对两项补贴渐渐开始扩大范围。
有11个省份将生活补贴对象扩大到无固定收入、低保边缘户、低收入家庭、重残无业、一户多残、老残一体、依老养残等困难群体;有的地方甚至实现了残疾人生活补贴全覆盖;
5个省份将非重度智力和精神残疾人纳入护理补贴范围。
年中国残联多次表示,推动建立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扩大覆盖人群。
这表明,年将会有更多的三、四级残疾人朋友纳入两项补贴。
4、残疾人两项补贴逐步统一按月发放
民政部副部长高晓兵: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地方对残疾人两项补贴按季度甚至按年发放的情况,系统上线后要逐步落实国务院的要求,按月发放,要依托信息系统开展两项补贴定期复核和随机抽查制度。
5、两项补贴补贴提高
为了贯彻国务院的规定,民政部、中国残联将推动各地进行两项补贴标准调整。
具体实施情况可看昨天的推文。年1月1日起,提高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哪些地方落实了!
3、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
逐步实现0—6岁视力、听力、言语、智力、肢体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免费得到手术、辅助器具适配和康复训练等服务。
基本康复训练参照国家现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机构服务规范和服务标准》,每人每年补贴最高2.4万元;
提供助听器、助视器、助行器等辅助器具适配,明确各类补贴标准及补贴次数;
免费为听力残疾儿童配置基本型人工耳蜗1台,补贴手术费及术后康复训练费用;
对7-18周岁贫困家庭听力、言语、肢体、智力、孤独症等重度残疾儿童少年,给予一个康复周期的康复补助,每人每年补贴最高2.4万元。
4、残疾人基本康复辅具补贴
有条件的地方对残疾人适配基本型辅助器具给予补贴。
这个各地补贴的标准不一,一般情况都有上限,高于上限的补贴到上限,低于上限的全额补贴。
对国内外捐赠的,国家、省专项下发的辅助器具实物,将免费配发给符合相应条件且有需求的残疾人。
5、贫困家庭无障碍改造补贴
有条件的地方对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给予补贴。
这个补贴额度也不一样,一般是以上一万元以下,捐赠热水器、微波炉、升降橱柜、沐浴椅等用具。
6、困难残疾人社会保险个人缴费资助
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和重度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予以资助。
实行残疾人保险缴费代缴补贴政策,是目前各地通行的做法。
补贴主要方式有两种:
第一是政府直接补贴给残疾人
第二是对雇佣残疾人的企业给予补贴
从补贴的发放对象上看:
其一,对困难、重度或中度以上的残疾人给予最低缴费标准的全额补贴;
其二,对自主创业、个体和灵活就业残疾人给予一定比例的缴费补贴。
7、重度残疾人提前领取养老金和医疗报销制度
积极做好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医疗救助工作,鼓励地方探索提高重度残疾人大病保障水平,完善残疾人医保结算、救助流程。
重度残疾人养老保险补贴和提前领取养老金,这些地方已经落实了。
北京市:年残疾人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贴标准为:重残(一、二级)可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标准的%补贴,轻残(三、四级)可享受50%补贴。
陕西宝鸡:参加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60周岁以下残疾人,补贴标准为重度残疾人(一级、二级)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在享受中、省相关优惠政策的同时,市、县财政再给予每年元的补贴。中、轻度残疾人(三级、四级)按规定正常参保缴费后,市、县财政再给予每年元的补贴。
安徽马鞍山:本市城镇户口,年龄在16至55周岁的女性、16至55周岁的男性无业或个体从业残疾人,自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由残疾人本人或家庭缴纳养老保险费用的给予养老保险补贴。
等等,在这里小编就不一一列举了。
而山东省则规定重度残疾人经审核后可以提前5年领取养老金。
相信年,一定有更多的地方开始实行,让重度残疾人可以提前领取养老金待遇。
8、盲人、聋人特定信息消费支持
对盲人、聋人有线(数字)电视费用、宽带和手机上网流量费用等给予优惠照顾。
年12月20日,中国残联、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表《关于支持视力、听力、言语残疾人信息消费的指导意见》。
年北京市、天津市、贵州省、浙江省、福建省、四川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郑州市、兰州市、南安市、等地区,已经落实视力、听力、言语残疾人通讯补贴。
年,相信会有更多地区落实这项福利政策。
9、阳光家园托养
支持日间照料机构和专业托养服务机构为万人次就业年龄段智力、精神、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护理照料、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训练、职业康复、劳动技能培训、辅助性就业等服务。
《“十三五”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计划》明确要求:
——街道、乡镇普遍建立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平台,鼓励有条件的社区(村)开展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
——推动残疾人托养服务补贴制度不断完善,有条件的地方建立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运营补贴制度和服务补贴制度;
——加强残疾人托养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推动残疾人托养服务国家标准的研究制定;
——持续实施“阳光家园计划”,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对95万符合条件的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次)接受托养服务给予补助,打造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的“阳光”品牌;
——继续实施“残疾人托养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培训名残疾人托养服务专业管理和服务人才;
——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为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扶持一批社会力量兴办的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稳步发展。
10、第三代残疾人证加快换发
年3月,中国残联出台了关于开展第三代残疾人证(智能化)试点的通知,表示决定全面启动第三代残疾人证(智能化)试点工作。
年8月14日,中国残联正式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第三代残疾人证(智能化)换发工作的通知》,决定加快推进第三代残疾人证(智能化)换发工作。
河南省宣布:两年内可实现全省智能化残疾人证全覆盖。
广东省宣布:年底前,深圳将发放首批第三代残疾人证,明年在珠三角8个城市以及汕头发放第三代残疾人证,到年,在省内全面推行第三代残疾人证。
江苏苏州预计在年12月底完成姑苏区、高新区两万多张残疾人智能卡的发放工作,确保两区的残疾人朋友能在年真正用上智能卡。
另外,宁波、杭州、南宁、长春市、沈阳市、西安市、渭南市、榆林市、济南市、郑州市、太原市、苏州市、泰州市、长沙市、常德市、咸宁市、广东省、深圳市、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昆明市、保山市、重庆市、宁夏金凤区、新疆克拉玛依市正在积极探索第三代残疾人证试点。
目前,国家表明智能化残疾人证工作要在“十三五”(-)期间从试点起步,由大中城市逐步推进。
,会有更多地区残疾人领到第三代残疾人证。
交流、进群、合作加怎么确诊白癜风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