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753196.html孩子是父母心中的天使,是社会未来的希望,他们拥有明亮的眼睛,纯净的心灵,是上苍赐予世界最好的礼物。但是,总有无法逃避的命运降临至这些天使身上,让他们成了“折翼天使”。我市新建的残疾人康复中心位于遂州北路,于年投入使用,该中心不仅能丰富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更以提高残疾人综合素质为目标,设置了大量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项目,为不同类别的残疾人提供全方位的康复服务。近日,记者走近我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全面了解这群孩子的学习、治疗、康复情况。 搭建爱心桥梁 助力健康成长“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刚走近康复中心听力语言康复部教室门口,就听到孩子稚嫩模糊的声音,6名带着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的听障儿童正在康复训练老师的教导下练习发音,识别颜色,背古诗等。“今天上课的孩子最小的不到2岁,最大的6岁。”康复教师任芳慧介绍,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听力语言康复训练课主要通过“康复+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以学前教育为基础,以听力干预、听觉言语训练、言语矫治等专项技术为支撑,以促进听障儿童全面发展的康复模式为0-6岁听障儿童提供康复治疗和教育,而个训和集训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既能让孩子获得普通幼儿园的知识教育,又能获得专业的一对一的听觉言语康复训练,令孩子身心健康全面康复。“我们的听力康复训练目前一共接纳了17名听障儿童参加康复训练课,其中参加集体课的儿童有11个,6名儿童因为年龄尚小等原因预约个训课程。”残疾人康复中心主任郭强介绍,11个集体课儿童既有集体课程安排,也有个别训练课程,康复老师会针对每个孩子的情况在听能、言语、语言、认知和沟通等领域开展个别化的训练,帮助孩子听得更清楚,说得更明白。 传递温暖关爱 插上希望翅膀寒冬的早晨,浓雾笼罩遂州城,凛冽的寒风刮在脸上生疼,住在城南物流港的陈奶奶心里却暖烘烘的,她一大早便将患“脑瘫”的孙子全全收拾妥当,乘车至城北的遂宁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为孩子的康复治疗课程作准备。“现在全全可以不用扶着东西勉强走路了,有时候能在房间走上大半圈,这让我坚持了6年的康复治疗训练有了希望。”陈奶奶说,全全生下来是“脑瘫”儿童,但她与家人都没有放弃,带着全全两岁就开始在我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做治疗训练,也曾辗转到医院进行治疗。据了解,年,自我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全面投入使用以来,陈奶奶不用再带着全全异地治疗奔波,新康复中心设备、场地、康复专业技术人员等软硬件设施都十分完善,3个月前,能放手独立行走的全全让陈奶奶喜极而涕。“萌萌是一名听障儿童,两岁左右便来到听力康复课堂,通过不到一年的专业康复训练,目前可以叫出“爸爸、妈妈、睡觉、吃饭、抱抱”等简单词语,并主动跟随着老师的引导发音。”任芳慧说,萌萌最开始来到学校时听觉能力也很差,不愿意开口发音,通过一年的陪伴和引导,萌萌在康复课堂上收获了快乐、开朗,发音清楚了也能够,积极与身边的人交流,像萌萌这样康复效果明显的孩子还有很多。“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家庭与我们康复中心共同努力,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孩子的潜力,他们也可以和其它孩子一样快乐成长,融入社会。”任老师说。 多模式教学 用心呵护梦想“再来一遍,点到名字的小朋友举起右手大声说,好吗?强强,再大声一点,棒极了,鼓掌……”在听力语言康复教室里,康复治疗师正以微笑的面容,重复的话语,夸张的动作,引导着数名听障儿童注意聆听他们的声音,并期待得到孩子们的回应……“全全,我们来做运动治疗,加油。”身强力壮的康复师抱着“脑瘫”儿童通过反复的运动疗法增强孩子的运动能力,一场治疗课下来,寒冬中康复师的脸上也冒出了热汗……“红色的胡萝卜,青色的卷心菜,白色的花菜……”在残疾人康复中心楼顶种植园,孩子们在康复治疗师的引导下,识别蔬菜名、颜色,通过劳动体验活动与大自然亲近,提升植物认知能力……“叮”下午四点,匆匆赶来的浩浩妈妈通过网络预约了康复课,家长只需要人脸刷卡就可开启预约的康复训练课程,打卡成功后,孩子便可到专门的训练室进行康复训练,家长则通过屏幕监控了解孩子的训练情况。康复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