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创新业建功新南通为全国amp

近日,全国妇联、江苏省妇联表彰了一批巾帼建功优秀典型。

南通市4家单位获得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7个单位岗组获得全国巾帼文明岗;7家单位获得省级巾帼建功先进集体,74个单位岗组获得江苏省巾帼文明岗。

本期为您推出第三辑

江苏省巾帼文明岗

未完待续......

江苏省巾帼文明岗

南通市种子管理站

南通市种子管理站

南通市种子重在岗职工6人中女职工4名,4人为中共党员,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2人。

团结一心,外树形象。每年引进筛选、试验示范农作物新品种多个,年均检测样品多份,代表多万公斤种子批,坚决查处不合格种子,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如今,全市优质弱筋专用小麦推广面积全省第一、稻米食味品质全省领先、双低油菜单产水平全国第一、特经特粮产业全国闻名、多个农作物品种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目前,南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级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国家级双低油菜基地市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乐于奉献,情系农民。工作之余,她们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是南通市江海志愿者为农服务、送科技下乡、科普宣传等活动的活跃分子,她们将新品种、新技术、种子法律法规知识及时送到基层、传进千家、播入大地。她们积极参加“送温暖”、“献爱心”、“一日捐”、救助灾区等活动,先后累计捐款万余元。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显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稻麦优质化率95%以上,油菜双低率%。

注重成效,争先创优。年均检查和确认种子企业的小麦繁种田4万多亩、水稻繁种田2万多亩,保持种子“双打”高压态势,遏制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劣种子等违法行为,净化种子市场秩序,南通市种子市场秩序工作省内领先。团队先后获得十多项国家、部、省、市级科技成果奖励,多次在综合绩效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获评“全省种子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市农技推广服务先进集体”等。团队成员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科技工作者”、“科普宣传先进个人”、“科技兴市功臣”,省“”、市“”高层次人才等荣誉称号。

南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女警志愿服务队

南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女警志愿服务队

这是一群特殊的队伍,她们是斑马线上绽放的“铿锵玫瑰”,是孩子们心中的“护花使者”,是群众眼中的“美丽风景线”,她们不爱红装爱武装,她们是来自南通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女警志愿服务队一群女警。

一、勤学苦练、规范执勤,让孩子安心、家长放心

从交通指挥手势入手,苦练基本功,积极开展互帮互助活动,利用上岗执勤时间互相纠正,利用过往车辆的玻璃反光的效果自我纠正,利用业余时间对着镜子练。每天清晨,她们早早起床赶到学校门口,做好护学工作,在完成1个小时的护送任务后,还要匆匆赶到单位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到了傍晚,当上班族们都踏上回家的归程时,她们又来到了学校门前坚守岗位。护学岗中大多数女民警的孩子都还小,有的家中老人生病需要照顾,但女民警们舍小家,顾大家,克服了自身家庭困难,从没有一句怨言,愉快地工作在护学岗位上。

二、赤诚为民、热情服务,用真情谱写爱民新曲

在执勤中女警们发现年幼的学生每次放学通过马路时会遇到很多不安全因素,于是积极与学校开展共建活动,指导、帮助学校建立交通安全宣传阵地,由女警担任交通安全辅导员,通过交通安全课、警营开放日活动等方式,向学生们讲解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并对学生安全骑车、安全走路、安全乘车等常识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认真遵守交通法规,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交通素养。

三、立足本职、严查督办,打造安全管理品牌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校车安全专项检查活动,仔细排查整改校车安全隐患,规范校车运营机制。年以来,累计检查专用及非专用校车余次,查获和取缔非法(黑)校车11辆,排查校车隐患余处,撤销校车驾驶人资格5人,并于年年底完成非专用校车的淘汰清理工作,从源头上保障校车的安全管理。

四、情系学子、结对帮扶,传播爱心温暖他人

女警志愿者们与城中小学、开发区小海小学等学校的贫困学生组成“一对一”结对帮扶小组,积极捐资助学,帮助学生完成学业。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女警们抽出时间给孩子寄去一份礼物,或是写着鼓励话语的简短书信,或是一份小的礼物,传递来自警察亲人的爱和温暖,给学生们勇气和激励。

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

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

南通中院民一庭截止年12月共有人员36人,其中女性22人,占总人数61.1%,部门负责人中有两名副庭长为女性,是一支名副其实的巾帼团体。

一、坚守法治理想信念,执法办案成绩突出。年,民一庭结案件,其中8名女法官结案件,以36.4%的办案人数办理了全庭41.3%的案件。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个人,陆燕红、陶新琴、金玮、顾晓威等同志先后获得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省优秀法官、全省法院个人二等功、南通市三八红旗手、南通市先进妇女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年以来,该庭荣立省高院集体三等功,并被评为“江苏省维护妇女权益示范岗”、南通市“巾帼文明岗”、全市法院“先进党支部”。

二、充分发挥巾帼优势,妥善化解民生矛盾。在民一庭案件中,涉及婚姻家庭、人身损害、拆迁纠纷等案件占比超过60%,民一庭充分发挥女法官在审判工作中特有的耐心细致、亲和力强、容易与当事人沟通等特点和优势,尽力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筑牢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的法律最后防线。近年来,全市法院婚姻家庭、人身损害赔偿等涉及妇女儿童权益的案件调撤率始终保持在75%以上,一审服判息诉率在95%以上,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取得实效。

三、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积极维护弱视群体合法权益。构建诉调对接平台,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加强典型案例发布,年以来,每年“3·8”妇女节期间,通过江苏法制报、南通日报等主流媒体发布家事审判典型案例,传递正确的社会价值理念,引导妇女合法、合理维权。年,在中院民一庭大力推动下,崇川法院南通港法庭被最高人民法院指定为全国家事审判改革试点法院,家事审判改革工作得到最高院杜万华专委肯定。

医院急诊室

医院急诊室

团队里硕士学位人数占39%,其中有11名是女医生,护理团队目前共32名护士,平均年龄28岁,其中在读研究生4名、本科11名;主管护师6名,另有护师10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急诊团队秉承医改“强基层”的理念,年作为“南通市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医院的急救队员,共培养了40多名市级专科护士,医院的护理急救能力。年配合南通市卫计委举办了2期“南通市护理技能实训班”,共计学员43名,均考核通过。医院医院进修护士人次达20多人。除了完成日常的工作,还长期坚持急救护理延伸服务,社区、学校、企业、公安、公园等多个场所留下了我们团队的足迹,进行急救技能科普培训50余场次,共多人接受培训,得到了广大学生及市民的一致好评。急诊也因特色项目“急救走基层”被业内称之为独特品牌、独树一帜的紧急医学救援“南通体系”、首创“基层急救教育体系”之美誉。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先后授予市一院国家级“基层急救教育示范基地”、“中华精准健康传播基地”、“全国心肺复苏普及进亿家精准健康工程培训单位”等称号。

医院耳鼻喉科

医院耳鼻喉科

医院耳鼻喉科为江苏省临床重点科室,全科44人,女性30人,占69%,承担着苏中地区耳鼻喉科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

一、廉洁行医赢赞誉。近3年来,女性工作人员退还病人红包40余个,金额余元;收到锦旗15面、表扬信近20封。科室的女同胞们还利用业余时间送医下乡,服务基层百姓,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尤易文医院十佳管理之星,多年被南通市民盟评为先进个人;盛菊萍护士长连续两年获南通市优质护理先进个人;王志霞副主任护师获南通市优秀护士;张薇医师获得南通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张洁医师获南通市优秀共青团员。

二、妙手回春远名扬。年均抢救喉梗阻30余例,气管异物60余例,其中女医生抢救30余例。其中过敏原检测中心是江苏省两个过敏原检测中心之一,自成立以来年均完成脱敏治疗余针次,为广大过敏性鼻窦炎患者带来了福音。我科年平均门诊总服务余人次,耳鼻喉内镜检查余例;年均完成听功能检查余例,变应性鼻炎国际化脱敏治疗中心年均完成脱敏治疗余针次,门诊手术室完成手术余例,操作治疗0余人次,这些数字的背后浸润着门诊姐妹们的无数的汗水。

三、临床教学获嘉奖。近几年来我科高质量的培养研究生,进修生,实习生多名。3名女研究生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南通大学一等奖学金、南通大学学术论坛奖;另有5名女研究生获南通大学创新计划课题资助;4医院在亚太学术会上进行交流并作壁报展示。

四、学科发展创佳绩。目前全科拥有博士4人,在读博士3名,其中1名为女性,为南通市唯一拥有博士的耳鼻喉科。近三年来女同胞们在科研上也是硕果累累。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江苏省卫生计生委科研课题1项;南通市临床研究中心项目1项;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重点病种的临床规范化诊疗;医院教学课题各2项。市级社会事业科技创新与示范科技计划项目2项。近三年来发表SCI文章近20篇,中华系列文章1篇,核心期刊10余篇。获江苏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个;江苏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奖2项;南通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项。

医院结核科二病区

医院结核科二病区

医院结核科二病区的医护人员女性比例88%,在以“娘子军”为主的特色团队里,女职工老中青三代立足岗位,无私奉献,用优质的服务、一流的业绩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巾帼文明岗”。在市卫计委组织的第三方满意度调查中,她们一直名列前茅。

一、以人为本,优化服务。她们忠于职守、遵守承诺、廉洁行医,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坚持公益事业,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放在第一位。她们的服务对象是一群不得不让人保持距离的结核病患者。然而,这个群体却怀着一颗赤诚之心,走进病人心里,尊重、包容、接纳、呵护,不仅治疗他们的身体,照料他们的生活,还抚慰他们的心灵,让无数个患者在这里重新拾起信心,康复的希望骤然点亮。

二、关爱患者,创新服务。二病区收住的病人大多需要隔离治疗,疾病的特殊性让患者不能随时到办公室来咨询病情,除了查房时医护人员可以详细地交待病情,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外,平时如何解决这群活动空间受到限制的病人疑惑建了一个“医家人”的病区


转载请注明:http://www.indianrestaurantgz.com/cjetjz/620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