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学生“保命钱”,怎么成了学校“提款机”?
在我们国家,所有身患残疾的孩子,只要符合上学条件,都会有学可上。根据相关通知,国家为确实不能到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送教上门或远程教育等服务,并将其纳入学籍管理。
然而,在湖北省洪湖市特殊教育学校,接受残疾儿童上学,却有一些令人难以理解的“附加条件”:比如必须上缴家庭的低保存折,并告之密码,学校声称是要收取学生每个月的生活开支,“理所应当”,如果不交不能上学。
目前,已有一位学生的家长拿回了低保存折。因为不会写字,在学校老师的强迫下,手拿低保存折在校门口照了相,作为学校退还低保存折的证据。
对此,你怎么看?
莫让“任性权力”成为“百姓痛点”
残疾孩子有学可上本是合法权益,却要上交低保卡;低保资金专款专用是国家明文规定,学校却可以擅自提取并花掉……可怜的孩子、无助的家长,遭遇不讲理的学校、无王法的校长,就成为这个冬天的“冰点”和“痛点”,冷了群众的心,伤了无数网民的心情。
道理其实也简单,小权一任性,百姓大遭殃。对陈传国而言是孩子难上学、生活有麻烦,对贫困群众而言却是遇到不公平、脱贫无希望。比如办个事要“意思意思”,申请个低保要看“关系远近”,个人应得的扶贫款项常常“不知去向”等等……只要“任性官员”在身边还存在一个,群众就难言获得感、幸福感。
管住“任性权力”,一刻不可放松。“科长一个电话,低保卡即可拿回”,也警示我们:小权任性都是各级不作为惯出来的毛病,要管好其实并不难。只要各级敢担当、负起该负的责任,党员干部恪尽职守、主动作为,鼓励群众敢于维权、大胆监督,“任性的权力”哪里还有存在的空间?
——庄永明浙江桐乡乌镇政府
让好政策的阳光照进每个人的心里特殊教育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从事特殊教育事业的教育者值得所有人尊敬。但是,央视曝光的湖北洪湖特殊教育学校,竟然把残疾学生的“保命钱”变成了学校的“提款机”,还无法无天地强调“不上缴低保存折就别上学”。这种雁过拔毛的私吞截留困难群众低保、肆意践踏残疾学生利益的无耻行为,直接玷污了师者的名誉,也丧失了师者的基本操守。
“我最关心的还是困难群众”,习总书记的新年贺词还言犹在耳,像洪湖特殊学校校长们一样的害群之马,成为了党和国家好政策的“中梗阻”,让党和国家的良苦用心无法落地,赤裸裸地剥夺了人民群众尤其是特殊困难群众本应该享受到的福利,让人愤慨与不耻。
“一枝一叶总关情”。对特殊群体要格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