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政府印发《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将对符合条件的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在手术、辅助器具配置和康复训练等方面实施救助。
该救助制度将从年10月1日起全面实施。
救助对象
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
要符合以下条件才能获得救助:
1户籍:具有云南省户籍(或在云南省领取居住证);2年龄:0—6岁(其中,语后聋的听障儿童申请人工耳蜗植入、肢体残疾儿童申请矫治手术年龄可放宽至18岁);3家庭经济状况: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残疾儿童和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的残疾儿童;残疾孤儿、纳入特困人员供养范围的残疾儿童;其他经济困难家庭的残疾儿童。
其他经济困难家庭的具体认定办法,由县级政府制定。
有条件的地区,可扩大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年龄范围,也可放宽对救助对象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
救助内容
以减轻功能障碍、改善功能状况、增强生活自理和社会参与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手术、辅助器具配置和康复训练等。
上下滑动查看分类详情
视力残疾儿童:眼科手术(包括白内障、青光眼、斜视、眼睑疾病、角膜疾病、结膜肿瘤疾病等)、低视力患儿视功能训练、低视力患儿助视器验配及训练、定向行走训练及适应性训练、支持性服务及辅助器具适配。
听力残疾儿童:人工听觉植入手术(包括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等)、助听器适配、听力言语康复训练。
言语残疾儿童:发声及构音器官矫治手术、发声功能和嗓音、言语康复训练及辅助器具适配。
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包括术后调整外固定、外固定拆卸)、康复训练(包括术后外固定佩戴中和拆除后的康复治疗、运动功能、转移功能、认知能力、言语交流、日常自我照顾、社会参与能力等)及辅助器具适配。
智力残疾儿童:认知、语言交往、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领域的康复训练。
孤独症儿童:认知、情绪及行为管理、社交能力、生活自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等领域的康复训练。
救助标准
手术类
手术费最高补助2万元(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费含植入手术、术后开机及4次调机费)。
康复训练
每人每月补助元,每年最长不超过10个月。
辅助器具适配
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每人最高补助元(含产品及评估适配费用);装配假肢、矫形器,每人最高补助元(含部件材料及制作费用);助听器最高补助元(含全数字助听器2台、验配及1年内调试);人工耳蜗产品最高补助7万元。
特殊情况
多重残疾的,按照相应残疾类别救助标准给予补助,同一类救助服务同一年度内仅补助1次。
需持续进行的康复训练,救助年龄范围内,每年可申请1次康复救助。
县级以上政府根据本地经济状况、残疾儿童康复需求等实际情况,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可适当增加救助内容,提高补助标准。
残疾儿童监护人可向残疾儿童户籍所在地(居住证发放地)县级残联提出申请。
来源:云南网
月饼大战暗藏利益链!“月饼证券化”,当心被套路……
中秋佳节将至,月饼市场逐渐升温。“虽然未必喜欢吃月饼,但总要买一些”。这或许是很多人在中秋节的应节之举。
近日,
每到中秋都有不少消费者投诉,通过网络购买的知名品牌月饼是假货。有的月饼已经发霉,有的馅里夹杂头发、铁丝等异物。
实际上,制售冒牌月饼的团伙分工明确,从月饼生产、包装生产到销售环节,都有专人负责,独立运作。
与编造的美丽假象相比,生产“网红月饼”的“黑作坊”不堪入目。厂房臭气熏天,大量长毛发霉的过期月饼堆放着,等候回炉再造,苍蝇老鼠四处乱窜。
“手工”成噱头,“私家”月饼工厂造
除了假冒知名品牌,在淘宝、微店等网络平台,贴着“私家”“手工自制”等标签的“私房”月饼备受热捧。除了月饼本身“颜值”颇高,包装也颇具“调性”,硬纸壳加红色礼带装帧,精美而典雅。有买家留言,“包装很精致,月饼样式也非常好看。送礼也显得高档。”
然而,不少标榜“手工制作”的月饼,只是吸引消费者的噱头。有商家客服透露,这些“手工”月饼主要依靠工厂机器生产,只在部分制作流程上,使用了手工代替机器。
手工做月饼馅料繁琐、费时,材料制作过程是否卫生、是否含有违规添加剂就难讲了。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月饼的检验项目有20多个,朋友圈等渠道销售的“私家”月饼没有经过相关检验,存在安全隐患。
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扫白癜风抗复发治疗最好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