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成长指南
(征求意见稿1.0版)
中国心理咨询师协会筹委会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年1月
前言
一、为全面贯彻习近平主席“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的指示及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精神,规范发展中国心理咨询行业,建立健全心理咨询行业规章制度,建立一支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心理咨询师队伍,特制定《心理咨询师成长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二、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任务是运用心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遵循心理服务的原则与伦理,通过实施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影响策略,预防或减少人在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各类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心理健康、人格完善和社会和谐。
三、《指南》以心理咨询师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中所应承担的任务需求为牵引,针对我国当前心理咨询师在心理服务中暴露出的从业能力不足的现状,根据国内外关于心理咨询师胜任力特征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全面提升心理咨询师从业能力为目标,以促进心理咨询师专业成长、个人成长、生涯领域发展为核心,提出心理咨询师职业成长的两个时期(从业准备期和从业实践期)和四个阶段(见习咨询师、初级咨询师、中级咨询师、高级咨询师)在职业伦理、知识修养、专业技能等方面应达到的水平和成长建议。
四、《指南》提出要注重和加强心理咨询师从业能力的全面协调发展,不应片面追求专业知识和技能。注重培养咨询师助人模式和流派方法的整合能力,协助咨询师逐渐发展出符合社会需求和自己人格特质的工作模式,充分理解和尊重心理咨询师职业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五、《指南》应当与时俱进,根据社会对心理咨询师任务需求变化和咨询师队伍能力水平的提升,不断提高从业能力要求,并适时推出新的版本。
第一部分专业成长
针对心理咨询师成长四阶段,在职业伦理、知识修养、专业技能等方面分别提出如下成长目标和建议。
一、职业伦理
(一)成长目标
目标体系
成长阶段
见习
咨询师
初级
咨询师
中级
咨询师
高级
咨询师
知
识
目
标
理解职业伦理的重要性
将对职业伦理重要性的理解作为专业成长的基础和起点
将个人价值观与职业伦理的冲突进行整合,让职业伦理的重要性在心里“安家”
将职业伦理的重要性作为带教/督导工作的重要评估指标
理解职业伦理与法律的关系
了解与职业伦理相关的法律内容
学会正确、妥善地处理具体咨询情境中相关伦理与法律的关系,防控法律风险
发现和处理带教/督导工作具体的法律风险,开展专题培训和研究
理解并掌握心理咨询职业伦理的原则
澄清对“善行、责任、诚信、公正、尊重”等伦理原则的理解
理解职业伦理原则与个人价值观、求助者特点、机构发展理念和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形成正确、科学的伦理观
将职业伦理的原则与助人实践中的主要伦理议题建立有机联系,理解伦理议题的内涵
努力构建更加本土化的职业伦理原则,与社会发展的时代精神同步
理解并掌握职业伦理的主要议题
重点掌握和理解“实践能力、保密、知情同意、多重关系”等议题的内涵及基本要求
重点掌握和理解“团体与家庭咨询、评估中的伦理及与实践工作密切相关的特殊情境中的伦理”等议题的内涵及基本要求
重点掌握“多元文化伦理”等议题的内涵及基本要求
重点掌握“督导、教学培训与研究等特殊情境中的伦理”等议题的内涵及基本要求。并不断跟踪职业伦理的最新研究和进展
能力目标
历程目标
重点培养“以签订服务协议规范专业关系、记录与资料的建立与保管”等专项伦理能力
重点培养“评估、咨询策略与技术的选择、结束咨询与效果评估”等专项伦理能力
重点培养“职业营销与宣传、个案概念化、转介、危机处理、移情和反移情处理”等专项伦理能力
重点掌握专项伦理能力培养中的重点,具备示范能力
层次目标
要养成伦理意识与敏感性
要提升伦理辨识水平
做出适宜的伦理决策
开展伦理问题鉴定与评估
经验目标
见习/实习与接收督导的经验
见习期间要了解机构日常工作中的主要伦理规定;兼职实习期间,要熟悉机构工作全流程中的常见伦理议题内容及操作规范。提高伦理敏感度
专职实习期间,要了解并熟悉机构工作全流程中的主要伦理议题和操作规范。提高职业伦理辨识能力,熟悉常见伦理议题的正确决策过程。接受伦理议题督导
每年接受督导总时数中,伦理议题内容不少于2小时
咨询实务的经验
-------
-------
能够在咨询历程中熟练完成伦理问题的辨识与决策,积累伦理经验,处理伦理困境
指导见习实习和开展督导的经验
-------
-------
掌握督导伦理,具备指导职业伦理见习的能力
掌握督导伦理,具备指导职业伦理实习和督导的能力
(二)成长建议
1、参加专业组织,可得到伦理指导和鉴定服务及权益维护等系列保障和支持,并能通过见习/实习和接受专业督导,增进伦理知识,提升伦理能力,积累伦理经验。
2、通过咨询实践,增强伦理意识,提高伦理敏感度,提升伦理辨识能力,增进伦理决策水平。
3、参加职业伦理的专题培训,建议在职业伦理与个人价值观、职业伦理与相关法律法规、职业伦理原则与主要议题、咨询历程中的专项伦理能力等方向接受每年不少于12学时的培训。
4、参加专业研讨和学术活动,利用专业资源(互联网、专业资料和数据库、专业出版物等),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伦理素养,跟踪和汲取职业伦理领域内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
5、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接受个人自我体验,增加对求助者角色的伦理体验。
二、知识修养
(一)成长目标
1、培养阅读兴趣
要对与人类精神生活领域有关的各类人文知识和心理咨询职业活动必备的专业知识,保持适当的好奇心与较高的敏感度,去积极探究;保持开放的心态,去持续不断地汲取养料。
2、学习人文知识
要具备较为完整的人文知识结构,广泛学习和涉猎历史、文学、政治、经济、法律、艺术、哲学、宗教、伦理学、语言、人类学、传统文化、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各类人文知识,培育心理咨询师的人文素养。
3、学习专业知识
见习咨询师
初级咨询师
中级咨询师
高级咨询师
基础心理学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人的终身发展)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变态心理学)
心理咨询理论与流派
心理测验的基本理论
--------------------
咨询督导的理论
(二)成长建议
1、制定自学计划,每年保持一定的阅读量,并结合心理咨询培训主题和实践感受做精读心得。与自己身边的同学、同行组成不同类别的相对稳定的读书会和读书沙龙,彼此分享读书心得。定期中科医院曝光中科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