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泸州参加全市创建文明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推进会的多位参会者在江阳区会议中心外的道路上进行角色扮演,分成两组,一组戴上眼罩拿着盲杖走路,一组坐上轮椅让人推着前行,体验了一盘残疾人朋友出行可能遇到的糟心事儿。
坐轮椅米不到花5分多钟“一、二、三,起!”体验者杨本友和同伴抬起坐在轮椅上的另一名同伴,跨过三级台阶再推着上坡。轮椅上坐着一位身材娇小的女士,但还是让两个抬轮椅的男士费了大力气。杨本友说:“残疾人朋友出行太不方便了,米都不到的路程,花了5分多钟,健全人走的话就两分钟。”
蒙眼睛就像前面到处是坑、有悬崖在“盲道体验区”,体验者项银春蒙着眼、拿着盲杖不停点地触探盲道,小心挪步往前走。米的路似乎无限长,项银春说“戴上眼罩的瞬间,感觉就是‘两眼一抹黑’,走起路来就像前面到处是坑、有悬崖……探路全靠盲杖,速度连平时走路的三分之一都没有。”
倡导关心残疾人、老年人体验者们的行为,吸引了不少商铺经营者和附近居民的围观。看着体验者们推着轮椅一路左歪右拐地上坡,拄着拐杖从家里走出来看稀奇的曾庆松老人说,政府搞这样的体验很有必要,是一种很好的倡导,倡导大家关心残疾人、老年人,希望泸州多些无障碍设施和设备,方便残疾人、老年人出行。希望市民不要占用、破坏无障碍设施和设备,不要做骑摩托车上盲道、把桌椅摆在盲道上等不文明行为。
泸州有36.3万残疾人目前,我市残疾人有36.3万。其中,肢体残疾8.9万人,听力残疾8.54万人,视力残疾7.02万人,精神残疾2.97万人,智力残疾2.35万人,语言残疾0.48万人,多重残疾5.74万人。
67个窗口单位无障碍设施全不达标11月9日,市住建局公布了此前对主城区无障碍设施建设多次检查后的总体情况。目前,主城区有35家医院、36所学校、3个客运站、17个市场、12个公园、2个养老院、9个公厕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不达标,检查的67个窗口单位全部不达标。
改变的是生活,考验的是责任11月9日,全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推进会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副指挥长鞠丽说,无障碍设施建设,改变的是残障人士、老人、孕妇、儿童、伤病人员等群体的生活,考验的是我们的责任与良知,折射的是社会的温度、道德的厚度和精神的高度。
鞠丽要求,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履职,全力攻坚,推动我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各项指标全面达标,新建无障碍设施工程要坚持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投用;已建成但不符合建设标准的无障碍设施、设备,必须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及时升级改造。
要强化督导,严肃问责,确保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动,要问责企业和单位,还要问责相关负责人,更要问责良心和道德。要用实际行动将无障碍设施建设好、管理好、维护好、使用好,将泸州打造成为无障碍化、人性化的幸福之城,为我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泸州日报记者朱虹
责编:杨茜编辑:樊鸣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