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先天感应神经性耳聋宝宝建宇(化名),在烟台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进行康复训练一年了。看着孩子一点一滴进步,母亲徐玲欣慰地对记者说:“孩子在这里康复训练都是免费的,政府补助真的给我们这样的家庭减轻不少压力,在专业机构的指导下,孩子的状态一天比一天好。”
残疾儿童接受免费康复训练今年9月,建宇和其他烟台残疾儿童家庭迎来一个好消息:经烟台市人民政府第55次常务会研究决定,全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标准再一次大幅提高。记者从烟台市残联获悉,目前,烟台市对每名参加医保,在医疗康复机构康复的残疾儿童年均康复救助额度超过6万元,基本实现残疾儿童免费康复。
烟台残疾儿童康复事业飞速发展烟台残疾儿童康复事业飞速发展烟台残疾儿童康复事业飞速发展同在一片蓝天下,
让残疾儿童也拥有一个快乐童年
9月20日一早,跟随孩子及家长们的脚步,记者走进位于莱山区恒润路9号的烟台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阳光家园”。今年7月刚投入使用的“阳光家园”崭新明亮,楼高15层,教学设施设备先进,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
听障宝宝们在上课
听障儿童教室所在楼层,经过特殊的声学环境改造,可以有效降低混响和噪音。教室里,孩子们正在老师的悉心引导下练习听音和发声。部分家长在隔壁教室上专业知识培训课,徐玲就是其中一员。建宇(化名)母亲徐玲接受记者采访,背景是经声学环境改造的走廊“孩子是先天感应神经性耳聋,当时检查出来后,医生告诉我不要太悲观,政府对孩子有一定的救助政策。”徐玲的孩子建宇今年3岁,在烟台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进行康复训练已有一年。今年7月,康复教育中心从莱山区宏福园小区的“老残联大楼”迁到“阳光家园”,开启烟台残疾儿童康复教育一个崭新时代,徐玲和孩子建宇是亲历者,也是见证者。
家长与孩子一同上课
听障宝宝的“个训课”“孩子康复环境越来越好,设施越来越先进,不仅康复训练能一直免费,政府补贴还越来越多了。”正如徐玲所说,今年9月,烟台市政府大幅提高全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标准:0—12周岁(含12周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标准由每人每月元提高到元;13—17周岁(含17周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标准由每人每月元提高到元。这对徐玲这样的家庭来说,着实可以减轻不少负担。“这些政策和数字在别人看来可能只是冷冰冰的数字,但我们感觉心里暖暖的。”徐玲说。30年,
托举的臂膀更强壮、更坚定!
成立初期教学课堂记者了解到,烟台市残疾儿童康复可以追溯到年。那一年,在芝罘区新春巷14号一座旧式厢房楼的三楼,烟台市残联成立了烟台历史上第一所残疾儿童康复教育机构——烟台市残疾儿童康复寄托所,开启残疾儿童康复教育事业的新篇。
成立初期教学课堂年,中心更名为烟台市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中心,搬入位于莱山区宏福园小区内的烟台市残联大楼办公。年,烟台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成立,同年,根据国家“七彩梦行动计划”项目,《烟台市残疾儿童“春苗阳光”工程实施意见》出台,将听力、言语、脑瘫、智力和自闭症残疾儿童的救助年龄由国家、省规定的0—6岁放宽到0—10岁;年,又将5类残疾儿童的救助年龄放宽到0—12岁,救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6万元。
年残疾儿童欢庆新年活动90年代师生合影年,烟台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残疾儿童精准康复救助实施意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年龄在全国率先放宽到0—17周岁(含17周岁),救助范围涵盖所有类别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不设最低条件限制,同时将参保的脑瘫残疾儿童医疗康复纳入医保全额报销范围。
如今宽敞明亮的多媒体律动教室音乐互动课堂目前,烟台市0—12周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标准每人每月元,其中,康复费用元,家庭交通生活补贴元;13—17周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标准每人每月元,其中,康复费用元,家庭交通生活补贴元。另外,0—6周岁残疾儿童医疗康复每人每年医保最高救助额度近4万元;7-17周岁残疾儿童医疗康复每人每年医保最高救助额度近3万元。
互动多感官教室从在旧式厢房楼劈柴火、砸煤块、生炉子,到在“阳光家园”大楼的高科技声光感应教室里,用多媒体技术引导残疾儿童互动,烟台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副主任徐春感慨万千,她说:“政府每次提高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标准时,也会相应提高康复费用。这部分费用在这近30年的发展中体现得可以说淋漓尽致,看着这新大楼、新康复设施、越来越完备的师资力量和一批批在中心成长起来的孩子,真切感受到政府对残疾儿童的关怀。”每一次“雪中送炭”,
都是“润物无声”
残疾儿童是需要特别关心照顾的群体,“十三五”以来,烟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纳入为民生服务实事,不断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润物于无声,为残疾儿童和他们的家庭顶起了一片天。课堂上寓教于乐据烟台市残联康复部负责人王耀第介绍,烟台市现有0—17岁持证残疾儿童余人。根据年调查,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为余人,占60%以上。目前,全市共有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26家,其中,听力和言语康复机构8个、脑瘫康复机构9个、智力康复机构15个、自闭症康复机构11个、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机构1个,配备师资力量余名,年康复残疾儿童承担能力达到名以上。残疾儿童在“阳光家园”的“淘气堡”中快乐玩耍
自开展残疾儿童救助工作以来,全市共有0余名残疾儿童接受了专业康复训练,现有余名残疾儿童在康复机构接受康复,社会认可度、家长满意度很高。“目前,每名参加医保,在医疗康复机构康复的残疾儿童年均康复救助额度超过6万元。可以说烟台市已经基本实现残疾儿童免费康复。”王耀第说。残疾儿童用手中画笔描绘多彩生活
在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殷切关怀下,越来越多的残疾儿童茁壮成长,融入社会,去发光发热,照亮更多的人。“年,我们中心走出了第一名大学生士杰。他考取了双学士学位,现在是一名高级会计师。”徐春告诉记者,在烟台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这些一个个鲜明而温暖的事例,是激励残疾儿童家庭坚持做康复训练的“光”。烟台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标准的一再提高,将进一步减轻残疾儿童家庭负担,促进残疾儿童健康成长,帮助残疾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营造全社会共同关爱残疾儿童的良好氛围。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
白癜风治疗去哪里吃坚果对白癜风有好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