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教育法律法规以及省、市、区出台的控辍保学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管理,提升工作质量,确保适龄儿童全部完成义务教育,近日,七星关区教育科技局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下发了《毕节市七星关区教育系统控辍保学“一二三六八”常态化工作实施方案》,着力推进控辍保学常态化、精准化、制度化。
一个思想坚持以提升义务教育质量为宗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区有关文件精神,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始终把控辍保学工作作为学校的一项常态化重要工作来抓,巩固“普九”成果,提高教育普及程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凝聚力量,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常抓不懈,有效遏止学生辍学。
两个目标该入学的一个不能少,已入学的一个不能跑,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辍学率、巩固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三级管理落实“三级管理”坚持属地管理原则,严格落实教管中心、学校、班级“三级”管理。
教管中心:负责指导、跟踪、督促辖区内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含乡镇街道中学、区直学校)落实控辍保学工作,定期不定期深入学校检查控辍保学工作,对检查出的问题第一时间督促整改销号,收整留痕资料留存教管中心和学校备查。
学校(含乡镇街道中学、区直学校):按照教管中心以及上级部门要求常态化抓好控辍保学工作,并按要求向教管中心报告控辍保学工作落实情况;指导、跟踪、督促各班级落实控辍保学工作。
班级:按要求扎实做好班级控辍保学工作,定期向学校报告工作落实情况,确保班级学生不辍学、无辍学。
落实“三级包保”建立完善教管中心党政负责人及班子成员、学校党政负责人及班子成员、班主任及学科教师“三级”常态化控辍保学责任机制,认真落实包保职责,教管中心主任及班子成员包学校、学校校长及班子成员包班级、班主任及学科教师包学生,做到层层分解任务,人人压实责任。严格落实包保人员“一包到底”制度,从学生入校起开始包保直至学生离校为止,原则上无特殊情况中途不更换包保人员,若包保人员有变动,要立即补充包保人员,确保不留包保空档,做到“人人有包保、生生受包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要规范建好各级各类包保台账,并规范留存作为区教育科技局督导检查的重要内容,其中教管中心主任及班子成员、学校校长及班子成员包保台账每学期开学初报区教育科技局基教股,班主任及学科教师包保台账每学期报学校和教管中心装档备查。
六项制度1.常态化适龄儿童摸底登记制度
认真做好新学期学生入学统计工作,每学期开学前各教管中心、学校必须摸清辖区内义务教育学龄儿童少年数,对新增适龄人口进行登记造册,做到全覆盖,精准掌握,不漏一户,不漏一人。要建好义务教育学龄儿童少年就读台账,确保人人有就读去向,确保人人接受教育。对秋季学期年满7周岁未入学的学龄儿童,要造册登记,在开学后1周内将情况报当地党委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实施入学动员,防止学龄儿童失学。
2.常态化学生变动手续完善制度
新学期开学后,各教管中心、学校要逐校、逐班、逐人清点学生到校情况,做好正常转入、转出、休学等人员变动情况统计,完善学籍变更手续,建立变动学生名册存档备查,保证上学期应到学生全部到位。要加强规范学校“辍、休、转、复”管理,凡涉及“辍、休、转、复”的,必须报学校教务处备案,并及时完善相关手续,坚决禁止任何人未报教务处备案擅自组织学生转学、复学等。
3.常态化学困生帮教制度
各学校要以班级为单位,及时发现学生不想学、理解滞后、跟不上等学困情况,及时制定帮教方案,明确帮教教师,“一对一、一对多”开展帮教工作,要落实帮教职责,跟踪帮教情况,确保帮教质量,通过开展有效帮教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活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效消除厌学思想,从根本上克制学生辍学倾向。
4.常态化未到校学生核实劝返制度
各班主任及各学科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疑似辍学或辍学倾向,第一时间对未到校学生进行电话核实,了解学生未到校原因,对无故3天未到校的要及时进行家访,并把家访情况报告校长;5天内仍未到校的学生,学校要及时报当地党委政府和区教育科技局,各班主任、各学校要按照时间期限,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相应的报告处置,不得漏报、瞒报、迟报;对疑似失学辍学学生,学校要逐班、逐人进行详细核实,准确掌握疑似失学辍学的原因和学生去向,建立完整的台账。对失学辍学学生,学校要及时开展有效劝返(三次以上),建好失学辍学生劝返复学台账,按照“一生一档”要求规范建立辍学生劝返复学档案。要明确劝返职责,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劝返有效,取得实效,坚决杜绝劝返复学工作敷衍了事、应付差事。对通过开展三次以上有效劝返仍未复学的,教管中心、学校第一时间形成报告报当地党委政府。
5.常态化人籍核查比对制度
建立和完善常态化“五查四比对”机制,建好区、乡、村、校四级台账,各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人籍比对工作,及时处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疑似辍学预警班主任直报系统”“脱贫攻坚教育保障台账系统”“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三个平台反映出来的各种问题,确保“人籍一致,班籍一致”,持续保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零辍学”状态,确保全区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以上。
6.常态化控辍保学工作考核制度
建立“三级考核”机制,即七星关区教育科技局对教管中心、乡镇街道中学、区直学校进行考核,被考核对象为局机关包保人员、教管中心主任、乡镇街道中学和区直学校校长。
教管中心对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考核,被考核对象为教管中心包保人员、学校校长。
学校对班级进行考核,被考核对象为学校班子成员、班主任、教师及其他工勤人员。
将学校校长、包保人员、班主任、教职员工等控辍保学履职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和绩效考核,细化量化考核打分。
有辍学现象未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按以下方式进行考核教管中心管辖的学校、乡镇街道中学、区直学校有辍学生的,区教育科技局扣除教管中心主任、乡镇街道中学和区直学校校长个人年度目标考核相应分值和一定比例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各类学业测试中辍学生以零分纳入单位个人成绩计算。
教管中心管辖的学校有辍学生的,教管中心扣除教管中心包保人员、学校校长个人年度目标考核相应分值和一定比例的绩效工资,各类学业测试中辍学生以零分纳入单位个人成绩计算。
班级有辍学生的,学校扣除学校包保人员、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年度绩效考核相应的分值和一定比例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各类学业测试中辍学生以零分纳入单位个人成绩计算。
有辍学现象且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按以下方式进行考核教管中心管辖的学校、乡镇街道中学、区直学校有辍学生或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区教育科技局扣除教管中心主任、乡镇街道中学和区直学校校长个人年度目标考核相应分值和一定比例的奖励性绩效工作,各类学业测试中辍学生以零分纳入单位个人成绩计算,所涉及人员当年度取消评优选先资格,所涉及学校在同类学校中当年度不能评为一等奖。
若教管中心管辖的学校有辍学生,教管中心扣除教管中心包保人员、学校校长个人年度目标考核相应分值和一定比例的绩效工资,各类学业测试中辍学生以零分纳入单位个人成绩计算,所涉及人员当年度取消评优选先资格,所涉及学校在同类学校中当年度不能评为一等奖。
若班级有辍学生,学校扣除学校包保人员、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相应的分值和一定比例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各类学业测试中辍学生以零分纳入单位个人成绩计算,所涉及人员当年度取消评优选先资格。
八项举措1.加大宣传抓控辍
各教管中心、学校要采取“致家长一封信”、家长会、主题班会、家访、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