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爱就有希望
12月18日下午5时许,当舞台的灯光暗下,背景音乐轻轻响起。一盏盏红色的莲花灯在大家的手中相互传递,映照出一张张欢悦的脸颊,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十周年庆典活动在温馨的传灯中结束时,很多志愿者依然在那里井然有序的忙碌着。
结束并不意味着是终点,而是新的启航。走到后台,看到演出的志愿者们有的席地而坐,有的互相交流。虽然在他们的脸上能看出一丝淡淡的疲惫,但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明亮的笑容。
在我坐到三慧堂观看节目时,临时接到任务做演员的幕后花絮采访。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我开始寻找自己的目标。脑海中回放着一个个精彩的节目,找到节目负责的老师,然后再去联系演员,也是我们的爱心志愿者。
非常有幸,我先采访到了一位老阿姨,也是在节目中扮演“编织金刚结的奶奶”。尽管阿姨素面朝天坐在休息间,我还是一眼就认出了是节目中一脸慈祥的奶奶扮演者。
我冲阿姨微笑,毫不掩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说,阿姨您是扮演节目中编金刚结的妈妈?(因着急,把奶奶说成妈妈。)阿姨笑着说,我这白头发假发套都摘掉了,你还能认出来。接着纠正说,我演得不是妈妈而是奶奶。我由衷地称赞阿姨节目演得真好,比专业演员还厉害。阿姨笑着说是真的吗,那就好,我就是想,自己作为基金会的一名老志愿者,一定要献一份爱心,把金刚结送给来的客人们。阿姨接着说,我也不知该怎么说。如果说感悟,仁爱十周年活动让我很受感动,受益匪浅。我就是想把这种慈善的心传递下去,温暖更多的家人朋友。
爱是无声的语言,传递着温暖与力量。阿姨用了最简单质朴的话语表达了爱的薪火相传。
在阿姨身后,坐着两个年轻的小姑娘,她们略显羞涩,互相推着采访对方。我笑着对两个小姑娘说,你们两个谁也逃不了我的手掌啦。你们俩都是我要采访的,谢谢你们的配合。说着,我忙打开手机录音。两个小姑娘满脸喜悦地仰着头,等待我的提问,我忙准备蹲下。旁边的老阿姨立刻却起身拉起我说,快坐下谈,不要蹲着,我坐那边去。
谢过阿姨之后,我和两个小姑娘打开话茬,说起排练与演出后的感受。其中一个扎马尾的小姑娘主动介绍说,她们演的是千家爱,爱传千家这个节目。我说对这个节目印象很深,开场就很感动,尤其是妈妈哭着丢弃婴儿的开场戏,特别感动,让人泪奔。
短发女孩眼睛里也闪着泪光说,其实我们也很感动。您应该去采访扮演弃婴的妈妈。在排练时,她每次都是哭得止不住,演得非常好。我说整个节目感觉不是在演,而是在真实呈现。扎马尾的女孩点头介绍说真是这样的,在排练时,我们就想着把脑弦绷得紧紧地,就想把最好的呈现给大家,然后当我们下台那一刻,自己都特别特别感动,就觉得心里一块大石头落下来了。就是觉得把这样一个特别有爱的节目能传递给大家,这种感觉特别得好。
我点头说,观看这些节目的感受是大家不是在演一个节目,而是在做一个事件的真实再现,一个爱的分享。
扎马尾的女孩说,是的,一起配戏的这些志愿者都非常用心,因为这个小品排练的时间不长,就上个礼拜开始排练,上周日彩排了一天,然后昨天来了一天,今天上午早晨七点到这儿开始排。其实时间挺短的,但是大家的精气神挺足,大家都很追求完美的。大家这种精神我觉得都很感动,每个人都很发心。
她说,在排练时,不管是谁出错,出现问题了,大家都很配合,没有人急躁,起烦恼,整个氛围让人感觉温暖而美好。我点头说因为大家的心在一个方向上,没有做不好的事。短发女孩点头说,对,因为大家都是向着一个方向的,都想把这个节目做到极致,做到最好。大家一起不断地修改,调整,才有了今天的完美呈现。
扎马尾的女孩补充道,因为千家爱这个项目,本身展现的就是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我们千家爱就是这样的,就是救助孩子,这些事情都是真实的。所以我们希望把千家爱这种爱和精神传递给大家,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所以,我觉得我们的演员,还有编剧都是特别的棒!
我为她们竖起大拇指,为她们感到骄傲。以这样节目传递爱的奉献,非常感恩。在我说完这四个字时,两个小姑娘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花,我相信那是爱的喜悦。
将爱传递下去
在休息室的一个角落,我和饰演弃婴妈妈的志愿者金一相对而坐,金一老师给人的感觉是恬淡而文弱。
由于负责老师的引荐,金一老师已经知道我是做幕后采访。尽管是初次见面,我们并不感到陌生。
我的采访直奔主题,因为弃婴妈妈的出场,相信在座的每位观众都感受到母亲失去孩子的那种无助的痛。我当时看得是泪流满面,请金一老师,谈一下塑造弃婴妈妈的内心感受。(在下文我称金一老师为弃婴妈妈)。
弃婴妈妈点头并娓娓道来:应该感恩之前那个报名演志愿者的妈妈,由于她不能来了,我才有了这样一个机会参加这次演出。我是在魏公村心栈承担仁爱心栈奉粥的。然后,我们群里面有一位真真老师老师发了征集演员的帖,我正好看到。帖里有几句简单的内容描述,说在福利院门口有一个弃婴,这个弃婴是一对夫妇丢弃的,由于婴儿先天的唇腭裂,还有脑瘫……所以,当时我看到这几个文字的时候,我心里面就是一颤,心情突然就变得特别复杂。
因我也是妈妈,当想到一个孩子的妈妈把孩子放到福利院,她的内心一定各种复杂斗争,也是纠结不舍,无奈。我想但凡是家里有经济条件的,不会轻易地抛弃自己的孩子,这是怎样的一种无奈和无助啊!
因为我平常也在上班,没有时间排练。当我看那个演出日期是周日,我就想报名演个路人甲。结果是排练之前报名演志愿者妈妈突然不能来了。于是,我就说我来试一下吧!结果,当导演把那个道具娃娃给我的时候,我就已经不能够说话了,泪就哗哗的像开了水的龙头一样,我当时什么话都没有,站在那里就不行了。当时,大家就都劝我现在不能哭,等演出的时候再去哭,可是我自己根本控制不了。就这样弃婴妈妈的饰演者就定了我。
可以这么说,从我抱着道具娃娃那一刻,我就一直在做换位思考。如果这个是我的孩子——我儿子。因为我儿子四年级了,如果他在襁褓里,刚生出没几天,我怎么可能把他丢弃呢!
我也不是专业演员嘛,也没有表演经验,我完全就是出于母亲的一种本能,一种母爱的本能。这个怎么说呢?就像是我们看到很多灾难,真的觉得非常无助,除了流泪不知道自己能做点什么?甚至想如果说我们这一世在经济上有点能力,我可以财布施,但是法布施是更殊胜。所以说,有这样一个平台,有这样一个机会,一定要把握住去利益更多的人。
即便是这样,也还是不够,还需要在学修上好好的精进,不能放逸。真的就像我们晚课上经常说的,是日已过如鱼少水,如就燃头,如少水鱼,他的那个水就是渐渐的少了,如救头燃,你的头发正在着火,你说你有多么不顾一切的,你的重点放在头发上面,火扑灭上面,与这个比起来,我们修法简直是放逸的不能再放逸了,懈怠的不能再懈怠了。所以,今天我也非常感恩因临时有事不能来承担妈妈这个角色的师兄,给了我这次承担的机会。
其实,每次在排练的时候,我不是说我真的要去刻意表演,一次比一次哭得严重,换句话说,这个排练的过程让我感觉自己好像就是这个弃婴的妈妈了。虽然,我怀里抱的只是一个道具娃娃,可是,只要我一抱起那个道具娃娃。一抚摸道具娃娃的背,我就受不了,每次哭的时候,我的心脏就特别的难受,这个完全出自于一种母亲的本能。
大家看我在谢幕的时候,不是没有说话的,那个时候我就已经哭得控制不住了,但是你在台上就必须得控制,如果一直哇哇大哭不行,还要把台词说清楚,要注意时间的把控,因为后续还有人员要配合。
另外,我也特别感谢之前彩排时有一位导演帮忙给我们说戏。还有今天在场的导演,特别随和,非常随喜赞叹他。我觉得专业的导演不多,但是这么专业,又这么调柔,又这么发心的导演就更少了。由于这位导演的整体把控,我们节目才有了这样的精彩呈现,所以我到现在都不觉得演完了。
从我第一次抱起这个道具娃娃开始,我觉得都是在彩排,到现在我都还觉得还没演呢!好像日子,就这一天天的过,还没有结束。
这是我们爱的传递,爱的分享,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面对很多灾难,我真的感觉是太无助了。当我们最后每个人走向最终的那一刻,眼泪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活着的时候,好好珍惜,我们将爱的力量传递下去,这就是我今天能做的事情!
说到这里,弃婴妈妈的饰演者金一老师几度哽咽。我也一样无法控制自己的泪水,于是上前与金一老师深深地拥抱。
爱是一颗心温暖着另一颗心,爱是一双手牵引着另一双手。我相信将爱的力量传递下去,有爱就有希望。
生命中的那抹阳光
采访千家爱志愿者王婧
仁爱基金会十周年活动,因为这些美丽的身影而更具特色,更具活力。初心不改,生命如花。他们忙碌的身影无处不在,不管是在来时的路上,还是在三慧堂门前;不管是在演出活动现场,还是在大厅中,在雾霾满天的门外……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这就是志愿者的风采。
记者:您好,很高兴能采访您。请您介绍一下参加仁爱慈善基金这个项目的缘起?
王婧:大家好,我叫王婧。我先简单介绍一下千家爱吧。我是千家爱项目部部长,我是年11月份去了台湾的慈济,在台湾慈济参观了一天。当时,我在慈济三宝地发了一个愿。就是因为整个慈济的故事,让我特别感动,尤其是那些老妈妈,一天5毛钱菜金,然后用来救济这些需要帮助的人。
我觉得这个故事让我特别感动。于是在那个三宝地,我发愿,就是等我回来以后,也要去做一件事情,但什么事情不知道。师父常说:缘随愿来。就是因为在三宝地发了这个愿,然后回来以后,也就是12月份,就有朋友约我去廊坊的几家寄养所去走访。
寄养所跟国家孤儿院不一样,是国家孤儿院的一些重症的孩子放在寄养所,由民间组织,帮助治疗和抚养。但是,他们没有什么基金,他们的资金全是靠社会爱心士、还有国外的一些慈善机构支援的。我们走到这种寄养所,内心的触动特别大。
廊坊里有四五家,因为那里面的孩子全部都是弃婴,而且都是重症的孩子,进去后,我整个人都崩溃了。这些孩子都是非常缺爱的,有的孩子就仅仅是活着,用简单的一句话来说就是苦难人生。
几次走访之后,我就跟负责人沟通这些孩子最缺什么?他们说医疗救护,因为他们没有低保,这些孩子没有低保,所以他们的所有费用,完全靠社会来募捐,他们只要得了肺炎住院,都得一万块钱左右,就是一住就是一万两万这样……,后面结果是无法预知的。
于是,我就跟几个朋友商量,我们能否也像慈济那样,组织一些爱心家庭,来为这些孩子做些什么,捐助一些费用。就这样,我们就成立一个“千家爱”。名字的寓意是我们希望把千万的爱融汇在这些孩子们身上。
“千家爱”刚起步的时候,就二十二个会员,人很少的,大家觉得这个事情挺好,但是有点不太靠谱,也不知道能走多远。其次是我们中间也遇到很多挫折,包括我们刚起步以后,就是有会员进入,也有会员退出,还有社会的不理解,不知道我们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说我们是求名,有人说我们是求利,用各种有色的眼镜去看这件事。但是,因为我在三宝地发了愿,我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有这种力量,千家爱就一直努力的坚持着。
年的6月,我们救助了第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给我们一种特别的力量。孩子是一个脊柱膨出,他生下来以后,脊柱长了个大包,是神经外露。医院的时候,大夫说可能将来是个瘫痪的孩子,还问我们救不救。我们“千家爱”就说,一定要救,因为他有希望。当时我们千家爱就五千块钱,我们又募集了一点钱,全部给这个孩子交了手术费,这孩子下了手术台,三个月以后,他发育得非常好。现在,已经是跟正常孩子一模一样,连跑带跳。
我记得是一年以后,我去看这孩子的时候,我已经追不上他,是这个孩子给了我特别大的信心。
记者:如果我们当时放弃了,一个生命就没了。
王婧:对,如果放弃了,这个孩子就没了。做了“千家爱”以后才知道,钱很重要,没做“千家爱”以前,就觉得钱无所谓,我们不需要多少钱。
记者:我们的需求是有限的。
王婧:对,对,但是知道钱在生命面前是很重要的,这个时候呢,我们就一直坚持着走下去,当我们到四百多会员的时候,我们就考虑,千家爱要想再走下去,该如何去做。
年7月,农历的七月十五,我在龙泉寺皈依,我知道龙泉寺有一个基金会。我来到龙泉寺的时候,学诚法师的一句话点醒了我。这句话说,慈善是传播佛教教义的一个重要品牌。当时我就觉得跟我这个理念特别契合。因为在这之前,我也学佛,很多人就不理解,对慈善,对佛教跟慈善不是一起的。
记者:学佛就是修行,是吧?
王婧:对,你去诵经拜佛,你不要搞这些东西,搞这些东西,就觉得你忘了你的本心了。然后,我就有点找不到答案。我来到龙泉寺以后,我找到了自己的答案,就是我们学佛不是说在庙堂之上,我们还要到生活当中去。
记者:让佛法践行到生活当中。
王婧:是的,这个很重要。年12月份,我就一直跟基金会的王秘书沟通“千家爱”的事情。我皈依之后在廓坊成立了学佛小组。
记者:还有就是讲佛法那套跟生活联系),
王婧:对,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那么有了这个善行平台,我们学佛小组的学员开始去孤儿院做义工,给大家做被子,给孩子们做被子,做凉席。然后呢,去医院做救助,就是说让大家的心更柔软。其实,千家爱就是让大家调心的一个慈善项目,在在善行中调柔自己,当你看到这些苦难的孩子的时候,你明白了生死业果之苦。
其实,人类最原始的本能,就是慈悲,当我们走在路上看到旁边一个人马上要倒下的时候,我们最原始的本能是伸手,而不是跳开。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慈悲的,就是通过这个千家爱平台,激发出大家本身的善心。
年的7月1日,师父亲自批准,“千家爱”加入仁爱基金会,当时是“千家爱”有四五百个会员,救助了四十多个孩子,那么加入进来一年半吧,到现在为止,我们千家爱已经有两千多个会员家庭,我们做了次救助。我们千家爱仅仅是廓坊的救助,现在已经是全国九个区域都有千家爱分部了,而且都是学佛小组牵头,在这个架构底下发展千家爱,而且我们救助的区域就是,有的地方没有千家爱,但是有我们的志愿者。比如我们启明书院的志院者和我们壹加壹的志愿者的地方,我们也可以开展千家爱。
记者:大家都是一家人。
王婧:我们都在一个平台上,我们不分家,我们是“1”,都是在师父的领导下,所以呢,千家爱的救助呢,就是说,最远达到过西藏、青海而且还有一些区域特点,比如说,像广东,不光是贫困儿童,比如小孩刚刚出生,因为没有家,没有钱,那早产儿就要放弃,那么千家爱给你拿钱,把他救下来。我们现在广州,到现在为止,是千家爱进入以后,救助十多个孩子,都活了,而且都特别好。
记者:那个家庭如果遇到情况的时候,是怎么联系呢?
王婧:一般的像千家爱是申请,当地的千家爱申请,或者他没有,当地没有千家爱,通过一些电话啊,我们的那些那个媒体啊,向总部申请。
记者:咱们救助有什么条件吗?
王婧:有的,就是千家爱是这样的,我们现在条件还是有限,我们基本上是孤儿和类孤儿,孤儿就是父母双亡的,为事实孤儿,类孤儿呢,就是比如说父母双方都是残疾人,一方是残疾人,一方没有劳动能力,或者那种单亲家庭。然后,有一方已经去世,有的这个呢,存在的亲人还没有工作能力,也没有劳动能力的,还有服刑人员贫困家庭子女,比如说,他的父亲或母亲是服刑人员,家里很贫穷,我们在南昌救助的第一例就是这样,他的爸爸判了十二年,他的妈妈带着三个孩子,那孩子这个是脑炎,非常危重,千家爱当时是,拿了两万块钱,定向捐助了一万多,就是帮助生活捐了一万多,帮他度过了难关,我们其实就是说,跟这些服刑人员说,社会没有放弃你们,你们的孩子有人来爱。其实就是个救心的过程。
记者:这相当于是救了一个家庭,对吧?前段时间出现的“罗一笑”圈捐事件,让大家感到闹心,不是大家不愿意行善,而是缺乏信任。
王婧:对,是信任。很多人说,我们把钱交给千家爱,我们放心,我们终于找到组织了。其实,帮助孩子,不光是钱的问题,他还有一个愿力的问题,大家一起为这个孩子,还是不一样的。
因为我接触了很多很多白血病的孩子,为什么我们没有在救助范围内,千家爱有几个不救助的范围,比如白血病、癌症、器官移植,还有这种康复医疗,这样主要是我们能力有限。针对“罗一笑”事件,我理解只是一个父亲的呐喊,也许,他真的很疼,很痛苦,他想用文字喊出来。也许他是被媒体炒作,或者被利用,但是我们要看事实,这个孩子是真的生病了,这个父亲是真的是很痛苦,至于后面的我们不作评论。
记者:这件事也让大家明白,怎样对待在慈善事业中的上当受骗是需要智慧的。
王婧:对,是需要智慧。我们在救助过程中,遇到过形形色色的孩子和家庭,但我们的原则,是用心去温暖这些家长。有的家长内心很坚硬,比如生了一个女孩,早产儿,他不想去救助孩子,而是想放弃治疗,我们志愿者就会追到她家主动沟通,请她给予生命尊重,从她手里要过孩子然后去救助。每一个生命来到,无论是从生理还是从心理上,我们都要用心尊重他。身边的每一个外境都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清生命的真相。
记者:所以,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外境都是需要我们提升自己生命的境界。
王婧:对,心随境转,苦不堪言;境随心转,就得自在。所以学佛的人一定要学会转境界。
一次短暂的采访就此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采访当中王婧始终面带微笑,让人感觉心里充满融融暖意,我真的为她这种淡定从容地心态所折服。被人爱着是幸福的,但在王婧身上我读懂了给予爱的人会更幸福的真正内涵,如生命中的一抹阳光,冲破一切黑暗,照亮前方。
文编安宁
美编芳影
安宁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