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每个家庭送去新生、播种希望,然后理应在太阳下茁壮地成长。但在我们周围,也生活着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有眼,却看不到灿烂的阳光;他们有耳,却听不见亲人的呼唤;他们有口,却不能诉说心中的渴望;他们有脚,却在人生的里程中艰难地爬行。他们也渴望得到社会的关爱,得到幸福的生活。他们就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困难群体——残疾儿童少年。
年5月20日,一个浪漫的日子,也是第28次全国助残日。为让我县残疾儿童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5月18日,县残联、扶贫办、教育局及志愿服务联合会共同举办志愿助残活动,副县长张水兰出席活动并宣布活动开始。
活动现场设在我县人流量最大的鄱湖大市场,将县特教学校残疾学生手工制作品及部分助残志愿者创作精品进行义卖,所得善款将全部捐献给我县贫困残疾人。特教学校的老师和部分志愿者,带着孩子们将手工品陈列在大市场入口两侧进行义卖。不少群众上前询问、购买。“这个小木屋多少钱?”“60块。”孩子们天真地说道。“怎么要这么贵呀?”“因为这都是我们特教学校的孩子亲手做的。他们平时生活都不能完全自理,所以做手工品耗时要很久很久。这上面的每一颗草,每一粒珠子,都是他们一个一个粘上去的。”面对市民的疑惑,老师们耐心地一一解释。
董四水老人今年69岁,上午,他买菜后经过大市场,看到了义卖活动。于是带着买菜剩下的钱,也想买一份孩子们做的手工艺品。“我买了一束布花,40块钱。其实花不是最重要的,我也不太喜欢这些。但是这花我必须带走,因为这是残疾孩子的尊严。”付完钱的董四水一手提着菜,一手捧着花,乐呵呵地往家走。“不过你别说这花还真好看,放在家里每天都能有个好心情。”
义卖活动持续一上午,共筹得爱心善款元。活动后,张水兰一行前往均桥集镇走访、看望残疾人自强创业典型和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
采访手记:
还记得去年采访县特教学校校长葛小鸾时,她饱含深情地说:“我马上退休了,这些孩子都是我看着长大的,早就有了深厚的感情。我希望在我退休之前,能让他们学会各类手艺,长大后用自己的双手守护美好生活,不给社会添负担,活出残疾人的尊严和价值。”这一天的到来或许很艰难,但它正带着雏形和羽翼,一步步向我们靠近。
文、图/周舒衡郑飞华
以上观点,不代表湖口热线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