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自年成为重庆市残联新增“国家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定点机构”,目前承接有残联的“七彩梦项目”、重庆市民族宗教委员会的”年渝东南民族地区贫困少数民族群众家庭残疾儿康复救助项目“,负责渝东南片区五区县残疾儿童康复工作,截止年6月,我院对渝东南片区余名残疾儿童进行了免费救治,90%的患者康复效果良好,均得到家属及社会的高度肯定,部分患儿救助后已回归学校及社会;目前在我院康复科享受救助的残疾儿童仍有近人。
如果您的孩子在智力、肢体、言语等方面存在缺陷,需要康复训练,但家庭经济相对困难,可以申请免费康复救助。名额有限,希望大家抓住机会,早期让孩子进行康复治疗。
一、项目介绍:
1、康复项目救助对象
(一)必须是黔江、石柱、秀山、酉阳、彭水等区(自治县)0-16岁城乡贫困群众家庭的残疾人,优先筛定0-7岁的残疾儿童(肢体矫正手术可放宽到55岁)。
(二)必须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二代证)或者残疾证明。
(三)诊断明确、有康复需求、身体状况稳定、家庭成员配合;
2、康复治疗时长
参照国家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七彩梦行动计划”及“年渝东南民族地区贫困少数民族群众家庭残疾人康复救助项目”实施标准,残疾人康复救助治疗时长为6个月,肢体矫正术后训练不少于2个月。
3、康复治疗经费补助
(一)、每例入院接收康复训练救助的残疾儿童,每例补助康复费用元另除患者医保报销部分外,不足部分由我院资助解决(年我院残疾儿童康复补助达50万元);
(二)、每例入院接受肢体矫正康复的残疾人,每例补助其元(手术费00元、术后康复训练元)。另除患者医保报销部分外,不足部分由我院资助解决;
4、康复办理入院流程
(一)、根据年度康复治疗计划和确认筛定的残疾人名单,由残疾人本人或家长、监护人向所在地区(自治县)民宗委提出康复治疗申请。
(二)、区(自治县)民宗委或残联审核后,对符合条件的出具《同意康复治疗通知书》,残疾人或家长、监护人自收到《同意康复治疗通知书》后5日内,自行送残疾人到医院接受康复治疗。
(三)、医院凭《同意康复治疗通知书》接收残疾人入院康复治疗。入院需带齐相关资料(残疾人户口本、合作医疗卡、残疾证、2寸照片、监护人身份证、当地居委提供的贫困证明)。
二、项目救助康复团队
目前医院项目实施团队共有医护人员48人,其中医生9人,护士12人,康复治疗师27人;开展的治疗项目有传统的针灸、推拿,现代康复技术的作业治疗、运动疗法、言语治疗、物理治疗、引导式教育、感统等。
上图是彭水县太原乡的患儿,因“脑膜炎后遗症”导致瘫痪,经过5个月的康复训练,目前患儿已能借助助行器行走。
上图是黔江区黑溪镇的患儿,从入院不能言语、不能站立、行走,通过2年的训练,到现在可以发多个音节、自由行走,已经回归学校。
上图是康复师为患儿进行作业疗法
上图是康复师带领患儿家属对患儿行引导式教育
本着“康复一人,拯救一家”的理念,医院始终秉承公益爱心传递,对、年在本院住院康复治疗的大部分贫困残疾儿童予以生活补助(补助标准:持低保证的残疾儿童每月补助元;持贫困证的残疾儿童每月补助元;其它每月补助元),年我院共给予93位残疾儿童生活补助20余万元。
黄主任:;
葛医生:;
许医生:;
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