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新闻我与两会聋人委员高晓笛残

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https://4001582233.114.qq.com/ndetail_4482.html
通知重要声明

即日起,无声新闻网发布的所有新闻,如若没有得到站长的同意,一律不得转载,不得抄袭,不得出现在其他的网站上,不得用于商业活动。如若被发现违规者,轻则举报投诉,重则联系   央视网讯(记者高宇婷)在高晓笛不到1岁时,一次发烧注射药物不幸中毒,从此与声音有关的一切,都和她无缘。然而父母并没有放弃对她的教育,6岁半,高晓笛进入成都聋哑学校学习,直到17岁毕业。

  18岁,父亲带着喜爱画画的她到朱佩君先生门下拜师学艺。从此打开了高晓笛人生的另一扇窗户。“父亲对我的影响最大。”高晓笛说。

  如今,高晓笛是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聋协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今年她带来的提案,便和全国十几万未入学的适龄残疾儿童有关。残疾儿童受教育的重要性,她感受再深不过。

  自从担任聋协主席后,和聋人的沟通也越来越多,她渐渐发现这些听障人士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说到底都是教育的问题。假如他们从小都接受了特殊教育,读了大学或职业学校,那现在也许是一名IT工程师、一名编辑、一名图书管理员,甚至是一名艺术家。不会有那么多生活上的困难和烦恼。

  年,高晓笛跟随政协赴四川大凉山、地震灾区等地调研。“在那里,残疾小孩的家长不知道要把孩子送到哪里去,只解决吃穿问题、干点农活,管起来就像管动物一样,和城里小孩比,就是天上和地下的区别。”高晓笛说。这些孩子长大后,对象不好找、工作不好找,老了还存在养老问题,但是如果他们都能够接受教育,那情况就会截然不同。

  高晓笛提供了一组数据,根据《年度中国残疾人状况及小康进程监测报告》,6-14岁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为71.2%。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水平远远落后与健全少年儿童。而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全国还有十几万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他们未入学的主要原因分别是:残疾程度较重、家庭经济困难、无特教学校(班)、交通不便、推迟入学年龄等。

  高晓笛希望,政府能将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的底数作为目前工作的依据,逐一核实未入学残疾儿童未入学原因、残疾类别、残疾程度等信息,解决这些孩子的入学问题。

  高晓笛说,自己从6岁半开始学习认字,直到现在都还在学,有些文章还是写不好。前段时间,她咨询自己的手语翻译,什么是“吐槽”,什么是“短板”。对于失聪的残疾人而言,有些抽象词汇也许永远无法理解,比如“意识”等词语。而越早开始学习,越能缩短这种和正常人之间的差距。

  “很感谢能有全国两会这样一个机会,来反应这样的心声,告诉人们,世界上还有这样一个群体,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高晓笛说。

品牌推广

精彩继续↓

点击上面蓝色字〖无声新闻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indianrestaurantgz.com/cjethl/500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