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减免攻略

北京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如何减免?小编给您带来详细的攻略帮助企业减免残保金。

01

什么情况下残保金可以减免?

小微企业减免:在职职工总数30人(含)以下的企业,可按规定免征保障金。

遭受损失减免:用人单位遇不可抗力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遭受重大直接经济损失,可以申请减免或者缓缴保障金。

用人单位申请减免保障金的最高限额不得超过1年的保障金应缴额,申请缓缴保障金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

用人单位申请保障金减免或缓缴的,应先向税务登记地所在区的财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由区财政部门进行审核批复,报市财政局备案并将批复结果告知同级税务机关。

批准减免或者缓缴保障金的用人单位名单,应当由各区财政部门每年公告一次。公告内容应当包括批准机关、批准文号、批准减免或缓缴保障金的主要理由等。

安置残疾人就业:用人单位按照1.7%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经过审核之后可以免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02

如何安置残疾人就业?

很多企业在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和安置残疾人之间来回摇摆,想的是安置残疾人就业既能够减免残保金又能够承担社会责任帮助残疾人但是又害怕一些不可控的风险导致损失超过残保金,一直很纠结。

另外一些企业存在这样的疑虑“残疾人能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有这种疑虑是正常的,因为长期以来对于残疾人这个群体的不准确的感官导致很多残疾人在找工作的时候常常以各种理由被拒绝。

残疾人究竟能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呢?如常也一直在思考并且努力寻求着答案。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残疾人有更多的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很多残疾人通过网络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职业,其中不乏成功的残疾人。由此可见残疾人有能力为自己为企业为社会创造价值。

现在很多企业的日常办公都离不开互联网,网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大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样对于残疾人来说也是一个能够融入社会的机会。如常认为,让用工回归其本质,通过劳动产生价值,应该是用人单位安置残疾人就业除了减免残保金的另一个驱动力。避开行业乱象,使残疾人用工“工有所劳,劳有所得”,通过我们的专业辅导之后能够为服务的企业创造实际的价值。使企业的利益输出最大化,深度优化用人成本,企业可以不仅仅减少残保金还能获得真真切切的收益。

03

安置残疾人就业有很大的风险?

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研究和统计数据表明,残疾人具有更高的生活与生产安全风险。人们之所以存在这一担忧,主要原因可能是有很大一部分残疾人本身就是因为某种意外导致的伤残(有统计和数据能够表明,仅在发生重大普遍性灾害的时候,残疾人由于身体局限逃生概率更低,而这种灾害基本上是难以遇见的,企业基本上不需要考虑)。

在生活和工作中,残疾人对于自身的局限性非常了解,往往在一些可能会发生危险的地方愈加谨慎和小心。理论上来说,意外的发生很多时候是安全意识的忽视,而残疾人的安全意识是大于健全人的,因为他们长时间处于一种防范危险的状态。这些都能说明残疾人并不具备更高的安全隐患。

至于企业担忧的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如果说是在残疾人能够胜任的岗位上他们与正常人的风险都是一样的。如常始终认为,对于风险的考虑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以防范风险为借口的拒绝是盲目的,很多时候用人单位其实更多的是对残疾人出现意外后,可能承担的赔偿和道德压力的担忧。

如常集团提醒大家,我国劳动保障相关法律中,没有企业需要承担对残疾人更多的工伤责任的规定,即使发生了相应的意外,法律层面而言,承担的责任也是一致的。

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企业的责任是做好对所有员工的保障,包括生产层面的保障,和保险层面的保障。适合这些岗位的残疾人在这一方面的需求并不会增加企业额外负担。

帮企优服残保金一站式减免咨询,电话同




转载请注明:http://www.indianrestaurantgz.com/cjethl/1007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