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与情的双向奔赴这家企业托举起67

精研科技的残疾人员工们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晓慧北京报道

盛夏酷暑,烈日炎炎。

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钟楼经济开发区的精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精研科技”)生产车间里,49岁的郭澄正在仔细地检查着每一件要出口的产品。作为生产组摆件作业员,她已经在公司工作了近10年,如果无人介绍,很难看出郭澄是一位听障人士。

因为年幼时的一场医疗事故,郭澄失去了听力,但好学的她还是读到了中专毕业。毕业后,她兜兜转转找过好几份工作,但都因各种原因呆的时间不算长,进入精研科技后,郭澄一呆就是10年。如今,她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摆件操作组组长,还带过了六个徒弟。

据记者了解,郭澄只是精研科技残疾员工中的一员。

工作岗位上的郭澄

“年至今,精研科技已合计带动67名残疾人就业,每年企业的残疾人员工数在总人数中占比要超1%。”精研科技董事长王明喜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在这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呼——“自强人”,他们不仅和其他员工一样同工同酬,而且还能凭自己的才能找到发挥的舞台。

让残疾人可以像健全人一样生活和工作,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

残疾人员工占比超1%

对于精研科技而言,大家并不陌生。

年,王明喜带领初创团队在常州成立了精研科技,彼时国内对MIM工艺尚处于探索阶段,成立之初的精研科技也是围绕着医疗器械件和汽车零部件等MIM的传统应用领域展开布局。但王明喜坚信,MIM市场的“引爆点”即将会随着消费电子领域中的革命而到来。

年,精研科技为微软提供了一款平板电脑支撑件的部件,成为精研科技当年不可小视的利润增长点。

微软的订单让王明喜看到了消费电子领域中蕴藏的巨大潜力,就在这一年,王明喜决定将产品全面聚焦到消费电子行业中,迈出了战略转型的关键一步。同样在这一年,精研科技迎来了它的第一位残疾员工。

年3月,当年只有34岁的何海花经人介绍进入了精研科技,这一干,就是十年。据记者了解,何海花幼时因打针导致耳聋,成为一级伤残。进入精研科技的十年,何海花兢兢业业,非常珍惜这份工作,如今,她已是一名工程技术中心配料员,每月都有稳定的工资收入。

“我现在没有太多的想法,就是挣钱供儿子上学,希望我的儿子好好学习,有个好的前途。”何海花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称。

第一次招聘残疾员工也许纯属偶然,但是,在接触过程中,王明喜发现,相对健全员工,残疾员工更加珍惜这份工作,他们会尽心尽力的去做好每一件事,让大家看到了残疾员工的高责任心和敬业度。

后来,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加入了精研科技这个大家庭。

今年46岁的陈春龙,从普通技术员、设计组长、副主管、高级主管,到成为分管四分之一模具员工的模具部副部长,在精研科技的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坚定。言谈间,陈春龙神情开朗嘴角上扬,也多次提及,是精研科技不断创造条件让他逐渐实现了个人价值,他十分感恩。

陈春龙

记者了解到,陈春龙患有小儿麻痹症,走路不太方便。年参加工作后,陈春龙在原单位刻苦钻研、虚心求教,几年后就成长为公司的核心骨干力量。年,他当时所在的公司转型,陈春龙所在部门被整体裁撤,他只得另寻出路。参加精研科技的面试时,他被主考官的一番话打动了。主考官说,他们倡导的是公平的职场环境,对每一位员工都会一视同仁,同工同酬。只要员工有能力,踏实肯干,就一定会有收获,未来也会有很广阔的晋升空间。

规范的工作机制、完善的福利待遇,包容、平等的工作氛围,都让陈春龙干劲十足。公司为他提供了许多职场培训,他也凭借出色的表现让身边同事刮目相看。

年陈春龙从刚到精研科技到现在,月收入不仅翻了几番,还成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获得了股权激励。来自苏北淮安的他,已经在常州安家,深深扎根于此,他常说,在常州生活很幸福。

“双向奔赴”方可彼此成就

心中有大爱,必有大修为。具有时代使命和家国情怀,这就是一个企业强有力的竞争优势,最终一定会有大的发展。

精研科技主营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市场热门消费电子领域及汽车领域零部件产品,专注定制化MIM核心零部件。据统计,从年-年,精研科技的营业收入从0.95亿元飙升至15.64亿元,对应的CAGR高达49.31%,研发MIM组件超过千余种。强大的研发实力也让精研科技受到了苹果公司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indianrestaurantgz.com/chetsh/953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