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民政部等14个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规定县级民政部门已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不再收留抚养民政部门长期监护的儿童,之前已经收留抚养的儿童转交给所在的省级或者地市级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
这项政策的出台可以说是残疾儿童的福音,也是国家送给这群最弱势、最需要关爱保护的残疾儿童最好的“六一”礼物。
据了解,儿童福利机构养育的儿童已经从健康儿童为主转变为重病重残儿童为主,儿童在医疗、康复、特教、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业服务需求十分迫切,但大多数县级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风险防范能力不足,在人员素质、设施设备、管理水平等方面均存在问题,且由于福利机构数量众多,难以集中优质资源提升专业水平、推进高质量发展。此次《意见》出台,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为病残孤儿提供更优质的保障。省级和地市级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养育机构大多数具有设施设备齐全、养育功能完善、康复医疗专业、教育资源优良、社会工作力量充足、内部管理规范等特点,当区县儿童福利机构的儿童被集中到地市级以上儿童福利机构养育到的话,能够为病残孤儿提供更为专业的养育、康复、教育、医疗、安置等服务。
更好防范化解儿童福利领域的重大风险。全国大多数县级儿童福利机构是同时养育老年人、流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成年人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管理制度和措施都是围绕成年人制定的,很多规定并不适用于儿童群体。而地市级以上儿童福利机构管理更加规范科学、专业化水平更高、抗风险能力更强,更有利于保障儿童权益,防范化解风险。为残疾儿童提供更优质的成长成才环境。优化提质的儿童福利机构基本集中在大中城市,相对于县级资源优势明显,不仅可以保障他们生命的安全健康,更给予他们心理的安全健康。也为有机会进入社会的残疾儿童提供更高质量的生活环境、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充分的就业机会、更全面的社会保障等。有效维护儿童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非常有利于残疾儿童的成长成才。政策好不好,关键在落实。各有关部门应细化落实措施,推动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工作,充分发挥儿童福利机构资源优势,切实保障残疾儿童权益。有关儿童福利机构做好全面康复服务工作,应用各种康复治疗治疗措施,最大限度地恢复残疾儿童丧失的功能,同时关心残疾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使其最终回归社会。
童年是每一个人生命的起点,儿童是每一个社会的未来。残疾儿童同样渴望有个快乐、健康、美好的童年。全社会对他们有仁爱之心、关爱之情,更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