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CRPD第一条宗旨:
残疾人包括肢体、精神、智力或感官有长期损伤的人,这些损伤与各种障碍相互作用,可能阻碍残疾人在与他人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和切实地参与社会。在中国有接近一亿残疾人,占总人口的7%,也就是说平均15个人就有1个。我们身边常见的致残原因有三大类:一是遗传和发育因素:比如近亲婚育,遗传因素,子宫内发育缺陷等;二是环境和行为因素:如父母吸毒、吸烟、嗜酒等不良行为,妊娠期患某些疾病、服用不当药物,生产中胎儿缺氧、损伤等。
三是伤害与疾病因素,所产生的残疾也叫做获得性残疾,导致后天性残疾的因素主要有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如乙型脑炎、麻疹、糖尿病、高血压、精神疾病等;意外伤害可以导致残疾,如交通事故、工伤、辐射和其他伤害。这些获得性残疾由于治疗困难,花费高,其中很多也被列入到重大疾病保险的覆盖范围。
慢病缠身、精神疾患、意外伤害……残疾,其实离我们每个人都不远,有学者直言,
如果能够通过各种手段减少、避免残疾的发生,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不可估量的。那么如何能最大限度的避免残疾的发生,将是我们未来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残疾预防是指针对常见的致残原因,如遗传、发育、外伤、疾病、环境、行为等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预防或减少致残性疾病和伤害的发生,限制或逆转由伤病而引起的残疾,并在残疾发生后防止残疾转变成为残障。
残疾预防核心内容有哪些呢?
01
有效控制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
1有计划怀孕,避免大龄生育。
2远离烟酒,远离有毒有害物质。
3主动接受婚前保健服务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4不偏食,补叶酸,科学补碘,合理控制体重。
5防止孕早期感染,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
6定期接受孕产期保健和产前筛查。
7积极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和访视。
8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