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23日召开的全省脱贫攻坚推进大会上,省委、省政府表彰了年度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我校帮扶办干部、驻康乐县鸣鹿乡东沟门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陈永锡荣获“甘肃省年度优秀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荣誉称号。
陈永锡同志于年4月被选派前往东沟门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村第一书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陈永锡积极适应当地环境、主动融入干部群众,心系百姓、真情帮扶,千方百计为当地群众做实事、办好事,已经成为东沟门村百姓脱贫致富的引路人,其先进事迹曾被省委组织部主办的“陇原先锋”栏目在年2月3日做过专题报道。
(陇原先锋王丽娟)年4月,陈永锡同志被兰州交通大学选派到康乐县鸣鹿乡东沟门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到任以来,他始终提高政治站位,不忘初心,勇于担当,从思想上、行动上彻彻底底将自己融入到农村,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帮扶工作中,出真力,扶真贫,情系贫困群众,在全方位参与和推进东沟门村脱贫攻坚各项常规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工作方式,创新工作举措,形成了“开展文化活动着力扶智扶志、创建工作简报反映帮扶动态、打造扶贫车间带动增收致富、帮办惠民实事为民排忧解困、召开知情大会保障政策公平”等一系列特色性亮点工作,受到当地群众的高度认可和好评,群众代表先后两次在村民知青大会上赠送写有“驻村帮扶结深情,无私奉献为百姓”的锦旗。
强化工作纪律坚守驻村制度
驻村以来,陈永锡同志严格按照省、州、县、乡对驻村纪律的要求,坚守工作岗位,放得下身段,接的了地气,融得进团队,做到“吃住在村,工作到户”,无数次下村入户,深入村头巷尾、田间地埂、院落炕头宣传政策、了解民情民意,调节矛盾纠纷,解决民困民忧,扎实亲民的工作作风深受群众的认可和拥护。入户时,他总是能耐心细致的听取群众的诉求,并详细记录;办公室来群众时,他总是倒一杯茶,递一支烟,瞬间拉近了和群众的距离;村里走访时,看到群众他总能停下车,蹲在群众身边唠唠嗑,拉拉家常;上下学路上碰见学生,他总是逗逗孩子们,问问学习情况,孩子们亲切的称他为:“陈书记爷爷”。
履行帮扶责任落实整改清单
作为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陈永锡同志到任以后,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紧密团结帮扶责任人、包村干部和村两委三股力量,带领和指导脱贫攻坚工作团队对照“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攻坚目标,认真梳理前期问题清单,查漏补缺,认真整改,在“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完善、C级危房改造、危旧建筑拆除、社保信息补录、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核查、年光伏及牛羊产业扶持项目落实、贫困户精准识别纳入(退出)、档外贫困人口普查等方面全面介入,指导和推进本村脱贫攻坚工作。在他的带领下,东沟门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圆满的完成了一年的脱贫攻坚任务,按照“应纳尽纳、应脱尽脱”的原则,年全村49户贫困户实现脱贫,新识别纳入档外24户贫困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完善“一户一策”落实到户项目
“一户一策”上墙表是实施精准帮扶的重要抓手。贫困户基本信息、致贫原因、帮扶措施、脱贫计划及扶贫项目的落实情况等都要从“一户一策”上墙表上准确无误的反映和体现出来,因此,陈永锡同志带领东沟门村驻村工作队把运转完善“一户一策”上墙表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在帮扶责任人不能及时到位的情况下,主动、认真开展“一户一策”上墙表的运转,一年来,针对53户巩固提升户、77户未脱贫户及24户新识别纳入贫困户不同情况,多次上门入户运转“一户一策”上墙表。同时,他还指导驻村工作队精心帮助贫困户落实到户项目,一年来,完成C级危房改造24户,落实危房补助资金40余万元;引进能繁母牛59户(头),落实产业补助资金63万元;落实光伏合作社入股87户共89万元;拆除破旧围墙米,危房40余间,破旧大门拆除新建30余个,落实补助资金共40余万元;落实临时救助余人(户),救助资金10余万元;落实受灾救助2户,救助资金2万元。
指导健全台账建强基层组织
陈永锡同志深知台账资料是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依据和记录。一年来,他指导驻村工作队对照各级资料清单,先后补充完善了村级资料、户级资料、驻村工作队资料、党建资料及各种项目台账等各种软件资料。同时,针对东沟门村村委会办公场所简陋,党员活动场所缺乏等现状,加强各种党建台账资料的补充完善,按照《甘肃省基层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要求,补充完善48项党建资料;并通过组织召开党员大会、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开展重温入党誓词仪式、现场缴纳党费等活动;对照“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发展成党员”的“双培双带”标准,年新发展致富带头人预备党员1名。
打造扶贫车间从措施上促进和带动增收致富
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产业致富是关键。由于东沟门村自然条件受限,引进龙头企业比较困难,因此,陈永锡同志和包村干部及村两委分析认为,要充分挖掘本村资源,动员和引导本村现有企业和致富带头人致富不忘乡情,实施产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经过走访调研,他们发现康乐县守义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很大,其负责人马守义即为东沟门村村民,且有带动乡亲共同致富的愿望,于是,在多次协商筹划的基础上,率先打造出了康乐县第一个“养殖扶贫车间”,该扶贫车间为开放式,主要利用守义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优势,通过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务工和免费向农户提供鸡苗、成鸡出栏回购的方式,带动本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积极开展务工和产业增收致富。合作社先后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长短期务工30余人次,首批向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发放鸡苗只。目前,该批鸡苗已陆续出栏,为每户贫困户增加多元的收入。陈永锡同志已与合作社负责人商定,后续将加大鸡苗免费提供力度,带动更多贫困户增收致富。
召开知情大会从制度上保障和落实政策公平
召开村民知情大会和“两户”见面会,是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举措。在陈永锡同志的指导下,东沟门村驻村工作队把村民知情大会开出了特色,制定了《村民知情大会台账》制度,在坚持每月一次全村村民知情大会的基础上,重心下移,把村民知情大会开到了社上,通过逐社召开知情大会的方式,使政策宣传更有效,了解民情更精准,处理问题更具体,帮扶措施更到位。村上五保低保认定、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退出)、到户项目分配等凡事都上村民知情大会由群众评议落实,做到了“精准识别到人、摸底排查到户、民主评议到社、表决公示到村”的程序,避免了识别不准、落实不公的问题,体现了帮扶政策的透明、公开、公平、公正。一年来,先后召开6次村级村民知情大会,20社(次)社级知情大会,4次合社知情大会,2次“两户”见面会,登记村民反映问题余条,本着“一般问题不过夜、村级问题不过周、乡级问题不过月”的原则,解释答复余条,协调落实30余条。正式由于务实、公开、公正的村民知情大会制度,是本村群众满意度大幅提高,上访率大幅下降。
开展文化活动从精神上宣传和推动扶志扶智
作为教育行业的扶贫干部,陈永锡同志深知扶贫要扶智和扶志相结合,而文化教育是扶智、扶志的最有效手段。驻村以来,陈永锡同志充分利用帮扶单位兰州交通大学的行业和资源优势,先后协调组织兰州交通大学大学生艺术团赴东沟门小学开展了《精准扶贫文化下乡暨东沟门小学庆六一文艺演出》、《兰州交通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文艺汇演》等文化活动,捐赠了价值1万多元的文体用具,通过大学生和小学生的联欢和交流,以高雅、新潮的文化活动感染和影响东沟门村群众及儿童,树立积极向上的的生活信心,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另外,年6月,陈永锡同志还会同兰州交通大学另外三名驻村干部一道开展了《鸣鹿乡年高考志愿填报咨询辅导会》,通过集中讲解、个体答疑、单独辅导等形式接待鸣鹿乡及邻乡镇余名考生的志愿填报。
帮办惠民实事从细节上体现和助力排忧解困
驻村帮扶期间,陈永锡同志在着力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的同时,还注重针对特殊群体开展惠民实事。走访中发现马五斤等3户贫困户家智障残疾人士居住条件恶劣且无力自建,他便积极协调和申请帮扶单位兰州交通大学出资余元为3户贫困户家盖建活动板房3间,专供智障残疾人居住,解决了群众的实际困难;看到村委会条件简陋,他争取兰州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出资多元,针对东沟门村委会屋顶漏水进行了专项维修;得知贫困户王排舍在农闲之余做了一批纯手工绣花鞋垫,他便主动帮助其在网上个人朋友圈售卖,朋友们戏称他为“鞋垫书记”。
创办工作简报从形式上记录和反映工作动态
驻村期间,为了及时有效的记录和反映东沟门村驻村帮扶工作动态,陈永锡同志在认真填写《驻村工作日志》、《民情日记》等台帐的同时,还利用业余时间创办了《东沟门村驻村帮扶工作简报》,以图文并茂的电子版形式向县、乡及兰州交通大学帮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