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推进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脑瘫儿也能完成

刚进学校时,他和班上孩子不大一样,因为患有脑瘫,他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下午2点钟,长兴第五小学三年级(1)班正在上制作课,全班40多名孩子拿着制作工具各自忙碌着。和其他学生比起来,坐在第一排靠墙位置的小男孩显得更加兴奋,因为这是他最喜欢的课之一。看着他活泼好动的样子,怎么也想不到他是一名脑瘫儿童。“他是小李,今年只有十一岁。”第五小学副校长涂春香介绍道。

只见小李用那双因为疾病而变形扭曲的手,用弯曲的大拇指和食指撕扯着一份报纸,看起来是一项“大工程”。

“小李,你打算做什么呢?”涂春香走过去问他,“我要……机……”看到熟悉的涂老师前来,他“哇哇哇”地说了一通,涂老师微笑着听着,记者无法听懂他在说什么,但涂老师却完全听懂了。“做一个飞机很好,做好了不要忘了让涂老师来看看。”涂春香对小李鼓励道。这个孩子她已经带了3年,虽然孩子说话吐字不清,但她也能大致听懂。

“这孩子以前都不会说话的,”涂春香在学校工作多年,说起小李以前到现在的变化,她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在她的记忆中,这孩子当初不会走路,是由父母抱着来学校报名的。考虑到孩子患有脑瘫,学校老师多次召开例会,就让不让小李随班就读进行激烈讨论。赞同的老师认为小李和其他孩子一样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学校可以接纳他。反对的老师则从小李自身安全考虑,因为他现在连基本生活都不能自理,除了不方便,更容易出事故。

不过,最终的讨论结果还是好的,他被允许进入学校与其他同龄孩子一起随班就读,不过需要满足一个条件,那就是家长必须每天来陪读。就这样,小李在“襁褓”中开始了他的读书梦。

不会走路,不会说话,更不会写字,他每天坐在凳子上,像个木头一样,班上同学不敢上前和他交流,更不敢和他交朋友。那段日子是小李最难熬的日子,融入一个新集体对于他而言似乎“难于上青天”。“尽管不会说话,但从他的眼神中能够看到对新朋友的渴望,”班主任王金珠说。后来在老师的带动下,孩子们也渐渐地帮助小李,和小李一起交流玩耍,他也渐渐地融入这个集体。

一年的时间过得有些快,到了第二年,因为学校同学和老师的照顾,小李的父母不用再来学校陪读了。这一年,每次下课后小李想要活动,或者上厕所的时候,都会有同学争先恐后地帮忙搀扶,下课后也总有同学围在他的身边。

在所有人的帮助下,他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一天,小李的一系列行为让涂春香惊呆了!有一次,她看到小李独自一人在走廊上慢慢行走,还有一次,发现他能开口说话了。这些举动,着实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这算是奇迹吗?”一名老师说道。

更让人惊奇的是,每年的期末考试小李的英语成绩总能拿到全班第一,其他科目成绩也名列前茅。现在走进这个班级,一般人很难一眼找出这个孩子,他看起来和别的孩子没什么两样。

在这里的老师眼里,他和其他孩子一样聪明可爱。在班上同学的眼里,他是个爱笑好动的男生。他和班上所有孩子一样受到相同待遇,孩子们也帮助他、关心他。在这里,他享受到了读书的快乐。

根据县教育局的相关资料,年还将继续推进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增加随班就读试点学校,落实随班就读经费,扩大学校招生面积,鼓励和重视残疾儿童接受幼儿教育和高中段教育,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水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indianrestaurantgz.com/chetsh/495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