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新闻客户端8月14日讯(YMG全媒体记者慕溯)推进儿童活动场所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鼓励、支持儿童福利机构、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医疗康复机构设置幼儿园(部、班);推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机构建设;优先制定实施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孤残儿童、困境儿童的意外伤害防控措施……
翻开《龙口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建设“城市看得到变化,广大群众有获得感”的儿童友好城市,从建设更新儿童校外活动场所,到扩大儿童公共服务,再到提升儿童卫生健康、保障儿童福利,以及拓展儿童成长空间,“建设任务”被细化成了“五大行动”,又进行了逐项分解。在这长达20页的“建设任务”中,残障儿童的权利得到了充分的保障,残障儿童的需求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作为入选“第一批山东省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培育库”的城市,龙口市将保障残障儿童权利融入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也让“全面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的承诺落在实处,让生活在龙口的每一名儿童都能充分享受来自城市的“无障碍的爱”。
儿童友好,一个都不能少
残障儿童作为儿童友好城市的主人公之一,“广大儿童,一个都不能少”,这不仅是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题中之义,更是衡量一座城市是否具有温度的重要标准。
今年5月29日,龙口市民梁凯终于跟儿子一起“圆梦”。“孩子去年就想参加运动会,但是身体条件不允许。进行了几个月的康复活动后,今年达到了参加比赛的要求。”
梁凯口中的“运动会”,是由滨州医学院妇委会、龙口市教体局、龙口市卫健局、烟台南山学院主办,龙口市妇联、龙口市残联承办的龙口市第二届社会融合趣味运动会。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们,无一例外都是特殊儿童。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孩子们奋力完成了一项又一项趣味比赛。
“孩子爱说话了,社交也多了,这样的运动会让孩子收获很大。”梁凯说。助力残疾儿童融入社会,让他们享有同样快乐、有趣的童年生活,让“儿童平等”不是贴在大街小巷的标语,而是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除此之外,记者了解到,今年5月19日,龙口残疾儿童“向阳宝贝”社会融合性活动还邀请了60多名残疾儿童,他们在志愿者和家属的陪同下,前往龙口市动植物园开展动物大闯关活动。“此次活动探索特殊儿童与普幼共同成长的社会融合性模式,促进特殊儿童融合环境的发展,增强特殊儿童参与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展示‘共创融合环境、共享美好生活’新时代社会氛围。”滨州医学院妇委会办公室主任唐玉洁告诉记者。
而此类户外活动的举办,也正契合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的“营造儿童友好人文参与空间”与“实施儿童社会环境培育行动”的相关要求。根据《方案》,下一步,龙口市还将对市内的儿童活动场所无障碍设施进行建设和改造,同时广泛开展各类儿童实践活动,组建各类儿童艺术团等,以便更好陪伴儿童成长。
福利保障,童年更康乐
“儿童享有更加均等、可及和优质的基本公共服务,享有更加普惠和优越的福利保障,享有更加和谐友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儿童在健康、安全、教育、福利、法律保护、家庭、环境等领域的权利进一步实现,思想道德素养和全面发展水平显著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方案》对“具有龙口特色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目标进行了明确的表述,在这之中,“保障儿童在健康领域的权利”,更是龙口市近年来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