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5月31日讯(记者卢伟霞实习生刘明丽)31日上午,在烟台市“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成员王诗龙介绍,从年开始,烟台市连续实施了两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特殊教育普及水平、办学条件、财政保障能力、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质量均得到明显提升。
普及残疾儿童入学坚持做到“应入尽入”
烟台市根据残联部门提供的适龄残疾儿童名单,开展摸底排查和入学登记,根据残疾儿童的残疾类型和残疾程度,采用随班就读和特教学校就读的方式进行教育安置,对于不能到校学习的重度残疾儿童,采取送教上门的形式,保障其受教育的权利。
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为残疾儿童就学提供保障
烟台市新建了1所特殊教育学校,正在建设1所,原址重建或迁建2所,建成特殊教育资源中心15处,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资源教室个,为残疾儿童在校就读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保障。
特殊教育投入机制更加完善
从年秋季学期开始,特殊教育生均经费从元提高到元,给予残疾学生生活费和特殊学习用品、教育训练、交通费等补助每年元。近几年共安排了万元特殊教育专项经费,用于特殊教育建设项目的奖补。整体上看,特殊教育有了更高的投入保障。
下一步,烟台市将按照国家“办好特殊教育”的要求,继续做好年满六周岁的适龄残疾儿童入学安置,随班就读示范区、示范校创建等工作,并实施全市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本文来源:中国山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