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迪:为残疾人创造美好
的小康生活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对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帮助残疾人共享发展成果、同奔小康生活做出了部署。这将对残疾人事业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为千千万万残疾人及其家庭带来新的希望。
贯彻落实好《意见》,为残疾人创造美好的小康生活,是当前残疾人工作的头等大事。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残疾人的殷切期盼
残疾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态。在过去很长的历史时期,残疾人曾经被歧视,甚至被遗忘在社会的角落里。今天,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残疾人受到越来越多的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残疾人、重视残疾人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残疾人要格外关心、格外 《意见》把农村残疾人扶贫放在突出重要位置,要求将农村贫困残疾人作为重点对象纳入精准扶贫工作机制、贫困监测体系和减贫考核范围。残疾人家庭一家一户奔小康难度大,《意见》提出要支持发展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组织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参与合作经济组织和产业化经营,依托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带动农村残疾人加快脱贫步伐,让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尽快得到改善。针对目前正在进行的农村产权改革,《意见》特别强调要保障残疾人土地承包权和土地流转合法收益。
四、着力提升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加强和改进对残疾人的服务,提高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是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有力支撑。《意见》要求进一步健全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强化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为残疾人社会参与和融合发展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和更加友好的环境。
康复是残疾人工作的重中之重.《意见》提出要强化康复服务,实现分层级诊疗、分阶段康复;要继续实施重点康复项目,为城乡贫困残疾人、重度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广泛开展社区康复和家庭康复,帮助残疾人得到方便可及的康复训练和护理照料。
由于工业化、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加快等原因,我国目前处在残疾高发时期。《意见》提出要制定实施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有效控制因遗传、疾病、意外伤害、环境和其他因素导致的残疾发生和发展。
教育是残疾人实现平等参与、融合发展的根本。有了知识,残疾人才能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才能有更好的未来。《意见》对残疾人教育问题给予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