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自闭症等重度残疾儿童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自年3月起,洪湖市教育局启动送教上门服务工作,如今已实现全覆盖。
近两年来,洪湖市教育局创新送教上门工作模式,强化送教团队建设,开展送教课题研究,启动送教上门质量提升工程,以“送教”到“送好教”为总体工作目标,在送教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系统化的工作模式,一是每学期开学前对全市适龄残疾儿童进行普查,确定送教上门适龄残疾儿童对象;二是根据“一查”所确定的送教对象的残疾程度进行分类,重点分为康复类,知识类、关爱类等;三是根据送教对象的分类制定每学期的送教方案,组建送教团队(教育、残联、民政、医院、妇联等部门共同参与),一人一案,制定IEP、送教内容、教学方法等;四是送教前对送教教师进行岗前培训,掌握送教的方式方法,不断更新送教知识和理念;五是每月一到二次送教,每次二到三学时,内容为送康复、技能、知识、服务、温暖;六是通过每次送教,对送教对象进行全方位的再评估,补充和完善一人一案资料,做到因人送教,精准送教;七是每月送教前,由送教领导小组检查每个送教小组备课、送教器具等的准备情况,送教完后,每个送教小组必须认真填写送教手册,完善一人一案,写好送教小结,及时反馈家长和扶贫工组的建议和意见;八是每学期期末,召开本学期送教上门工作经验交流和总结评比工作,对送教过程中遇到的个性和共性的问题逐一剖析,把脉问诊,找到问题的突破口,理清下一学期送教工作思路。
一系列暖心的工作举措,受到家长们的一致好评,荆州日报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
1
原文如下
为保障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自闭症等重度残疾儿童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自年3月起,洪湖市教育局启动送教上门服务工作,如今已实现全覆盖。
洪湖市教育局开展适龄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服务工作属国家、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由洪湖市特殊教育学校实施,民政、残联等部门配合。此项工作启动后,洪湖特校12位教师分成4组,与残联、民政、医院等部门展开普查,针对重度残疾儿童残疾程度、类别,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等。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和免费教育的原则,特校老师每月送教上门一到两次,每次两到三个学时。
“送教上门主要是送康复、技能、知识和温暖。”洪湖特校校长艾福新说,目前洪湖接受送教上门服务的重度残疾儿童有82人,多为重度脑瘫、重度自闭和卧床等多重残疾患儿。送教上门服务的最大障碍是许多残疾儿童多与爷爷奶奶生活,日常护理、辅导学习、自理技能等知识严重缺失。老师既要教孩子,也要教授家长护理、饮食调理等知识。
府场镇距洪湖城区60多公里。每放月假,洪湖特校副校长陈邦富、老师陈霞等3人乘车前往府场镇,为郭口村刘桁(化名)等2名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刘桁于年秋季注册送教上门服务对象时,言语、自理能力差,时常小便失禁。陈霞送教上门后,奶奶开始主动教孙子学说话等。今年10月底,陈霞送教上门时发现刘桁能帮奶奶添柴做饭;11月底,刘桁会说简短语句,自理能力有所提升。
张秀琴、张苷(化名)是一对姐妹,乌林镇人,父母残疾,家境贫寒。姐妹俩生活在语言交流缺失的环境患上自闭症,语言器官衰退。洪湖特校校长艾福新、老师吴娜娜多次送教上门,教她们生活、卫生护理等常识。现在,张苷敢于微笑着与吴娜娜打招呼,开口说话了。
(记者李波涛通讯员何云峰瞿孝娥)洪湖教育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