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我省出台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自20

使用白癜疯丸能彻底治疗白癜风吗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baidianfengyaopin/m/15785.shtml

日前,小编了解到

10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

不仅让残疾儿童能得到应有的保障,

也能为不少家庭减轻生活负担!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的对象如何界定?

政策适合哪些年龄段?

救助标准如何?

救助内容是什么?

下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

《实施意见》围绕“着力保障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需求、努力实现残疾儿童‘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全面系统地对全省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作出要求和部署,共从5个方面出台了21条措施。

(图片来源于网络)

救助对象范围

具有江西省户籍,0-6岁,有康复需求和诊断明确的视力、听力、言语、智力、肢体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重点保障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残疾儿童和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的残疾儿童;残疾孤儿、纳入特困人员供养范围的残疾儿童;其它经济困难家庭的残疾儿童。其它经济困难家庭的具体认定办法,由市、县政府制定。

有条件的地区,可扩大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年龄范围,也可放宽对救助对象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

救助主要内容

1.基本康复训练

为0-6岁视力、听力、言语、智力、肢体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提供视功能训练、听觉言语功能训练,运动、认知、沟通及适应训练服务。

2.辅助器具适配

为视力残疾儿童验配助视器、盲杖;为重度以上听力残疾儿童提供人工耳蜗(单耳)、为听力残疾儿童验配助听器(双耳);为肢体残疾儿童装配基本型假肢或矫形器,适配轮椅、坐姿椅、站立架、助行器等辅助器具。

3.手术

为有手术适应指征的重度以上听力残疾儿童提供人工耳蜗手术;为有需求的肢体残疾儿童实施矫治手术。

救助标准

1.基本康复训练

视力残疾儿童每人一次性补助元,听力、言语、智力、肢体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补助标准为元/人/年。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残疾儿童和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的残疾儿童,残疾孤儿、纳入特困人员供养范围的残疾儿童以及其它经济困难家庭的残疾儿童等康复救助重点保障对象,享受6岁以内接受基本康复训练不限年限的全程救助。除以上康复救助重点保障对象外的残疾儿童,享受两年的基本康复训练救助。

到年,实现0-6岁有需求的残疾儿童接受基本康复训练全覆盖。

2.辅助器具适配

视力残疾儿童适配助视器、盲杖每人补助标准为元;肢体残疾儿童适配辅助器具每人补助标准为元;听力残疾儿童适配辅助器具,植入人工耳蜗产品(单耳)每人补助标准为6万元、适配助听器(双耳)每人补助标准为元。

3.手术

重度以上听力残疾儿童植入人工耳蜗手术每人补助标准为0元;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每人补助标准为0元。

以上救助标准为江西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最低标准,最低救助标准根据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财政状况和康复服务价格变动等因素适时进行调整。

各市、县(区)政府可依据本地财力状况、保障对象数量、残疾类别等,分类确定康复救助基本服务项目的经费保障标准,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适当提高救助标准,延长对康复救助重点保障对象以外的残疾儿童享受基本康复训练的救助年限;对接受康复救助的贫困家庭残疾儿童给予适当生活补助,用于补贴康复训练期间的饮食、住宿、交通等费用。

《实施意见》亮点

1.充分体现保基本、兜底线。一是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残疾儿童、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的残疾儿童和残疾孤儿等作为重点保障救助对象,突出“急中急、难中难”。二是将0-6岁处于康复黄金期的残疾儿童作为主要救助年龄段,突出“抓早、抓小”,体现抢救性康复特点,不让残疾儿童错过最佳康复期。三是在突出对重点保障救助对象实施兜底保障的基础上,对非贫困家庭0-6岁残疾儿童也作了相应的制度安排。

2.充分体现量力而行、稳步推进。一是结合省情,合理确定目标。我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目标分两步走,到年,实现全省0-6岁重点保障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全覆盖,即0-6岁重点保障残疾儿童享受6岁以内接受基本康复训练不限年限的全程救助,非重点保障残疾儿童享受2年的基本康复训练救助;到年,实现全省所有0-6岁残疾儿童普遍享有基本康复服务,全部享受6岁以内不限年限的全程救助。二是适当提高救助标准。在综合我省各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补助标准和机构康复费用等因素的基础上,《实施意见》适度调高了基本康复训练救助标准。将视力残疾儿童基本康复训练救助标准,由之前的-元/人提高至元/人。将听力等5类残疾儿童基本康复训练救助标准,从现行的每人每年1.2万元提高至1.5万元。三是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扩大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年龄范围,放宽对救助对象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适当提高救助标准,延长救助年限,对接受康复救助的贫困家庭残疾儿童给予适当生活补助,用于补贴康复训练期间的饮食、住宿、交通等费用。

3.充分体现有效衔接、补齐短板。一是将现有社会保障制度覆盖不到的残疾儿童基本康复训练、辅助器具适配、手术等康复服务内容作为主要救助内容,填补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空白,确保残疾儿童家庭求助有门、救助及时。二是加强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公共卫生服务、临时救助等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政策的有效衔接,统筹整合政策资源。三是加强工作衔接和信息共享,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建设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信息共享平台,建立救助对象需求与救助资源对接机制,简化申请审核流程,努力实现“最多跑一次”,切实提高便民服务水平。

点赞

愿每个孩子被生活温柔以待~

来源:综合客家新闻网、江西发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indianrestaurantgz.com/cjetzl/473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