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残疾人康复可以享受哪些救助政策快

为了解决困难家庭残疾儿童的康复难题,国务院决定从年10月1日起全面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中国新闻奖获奖栏目、湖南新闻名专栏《为民热线》节目,邀请到湖南省残联康复部部长羊洁、湖南省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孤独症康复科科长戴峥嵘两位嘉宾做客直播间,详细解读湖南省残疾人康复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的相关内容,并回答听众和网友的在线提问。

郭女士:我家里有两个孩子都是听力残疾,因为我们家是精准扶贫户,在残联的帮助下,孩子都免费安装了人工耳蜗,也在湖南省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进行了免费的语言康复训练,现在孩子们康复情况也很不错,都进入了普通幼儿园和小学就读,现在我担心,如果安装人工耳蜗后,芯片出现了问题,需要维修,国家可以给残疾儿童家庭报销吗?

羊部长:好的,首先祝贺您的小孩,能够取得很好的康复成绩,这离不开康复老师的细心教育培养,也离不开孩子父母不离不弃的教育陪伴,往往一位听力残疾的孩子,做完人工耳蜗之后,要进行长时间的语言康复训练后,才能融入社会。如今,您的孩子能够通过人工耳蜗听见外界的声音,能够跟健全小朋友一样,进入普通小学和幼儿园,享受快乐的童年生活。您担心的问题是,如果芯片出现了问题怎么办?据我了解,植入体内的芯片出现问题十年内保修,言语处理器三年内保修,如果是人为因素损坏费用需自理。

郭女士:我们家是精准扶贫户,国家对进入康复机构接受训练的贫困残疾儿童及家庭有哪些具体的补助政策?

戴老师:我省即将出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将对0至6岁进入康复机构接受训练的贫困残疾儿童进行救助,有条件的地区放宽救助年龄段。同时鼓励各地对进行康复的贫困残疾儿童及家庭给予住宿、交通、生活等补助。

郭女士:我女儿九岁了,9月份开学才读一年级,担心学校拒绝接收植入人工耳蜗存在风险学生,这样的话,我该怎么办呢?

羊部长:教育部门有相关规定,学校是不能拒绝接收残疾儿童入学的。对于老师也有相关方面的教育,要平等的对待残疾儿童。如果真的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可以到残联的维权部、教育就业部进行反映。

主持人:的确,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残疾儿童康复工作,残疾儿童康复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同时,也有一些残疾儿童因家庭经济困难,还没有得到及时康复。根据《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国务院决定从10月1日起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请问羊部长,目前我省残疾儿童康复工作的总体情况如何?

羊部长: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推算,我省有0-6岁残疾儿童8万多人。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政策措施,实施了一系列残疾儿童康复项目,残疾儿童康复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十二五”以来,湖南通过实施“七彩梦行动计划”、“精准康复服务行动”、湖南省“启聪扶贫”人工耳蜗手术和湖南省福彩脑瘫儿童抢救性康复等一批重点康复项目,全省有4.8万人(次)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得到基本康复服务。

主持人:羊部长,目前,我省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发展还存在哪些问题?

羊部长:我省残疾人日益增长的康复服务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残疾康复服务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基本辅助器具适配服务覆盖率在年分别为60.5%和54%。康复服务供给总量不足,服务网络不健全;供给结构不优,机构康复不强,社区康复薄弱,居家康复缺乏;发展不平衡,城市和农村、四大区域、三类县域之间康复服务差别巨大;供给质量不高,特别是城乡社区嵌入式的小型机构和康教融合型社会办康复机构的服务质量有待提升。残疾儿童因家庭经济困难难以享有基本康复服务的现象仍然存在。残疾儿童康复周期长,花费大,多数康复项目不在现有社会保障制度保障范围内,个别已纳入医保的项目由于报销比例等限制,补偿水平较低。残疾儿童家庭普遍面临沉重的经济压力。

二是民间社会资本和社会主体投入康复服务的动力、活力、能力没有得到充分激发和释放。政府主导、社会主体的社会化康复服务才刚起步,引导扶持社会力量进入康复服务的促进优惠政策不健全、不配套,特别是场地、融资、风险保障等支持政策十分缺乏;社会办康复机构运营艰难,配套的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

三是支撑康复事业发展的人才队伍偏弱。残疾儿童筛查、诊断、康复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仍未充分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康复专业人员数量不足,服务规范性、专业性不强的问题仍较突出。同时,针对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康复从业人员、康复服务质量的评价、监管等工作也有待加强。既有缺口大、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更缺乏吸引人、留住人的过硬政策。

四是康复服务的准入评估标准化工作和行业监管、信息化建设等刚刚起步。

五是促进康复服务和其他公共服务相关产业,如大健康、养老服务业、社区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互联网信息产业等融合发展,纳入科技创新、教育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基层社会治理等融入发展上,措施乏力,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相配套的局面远未形成,残疾人的康复服务需求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残联、卫生计生系统的康复机构。基于上述背景,我们出台了湖南省残疾人康复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年)

李先生:我的小孩2岁时被确诊为自闭症了,去省康复中心登记过,我想问一下什么时候可以进入省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进行自闭症的康复训练,有没有什么具体的要求?

戴老师:如果您已经在省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登记了,我们每年会在6、7、11、12月这些时间段跟您联系,您接到电话之后,可以带着孩子来省康复中心进行资料填报,填报之后就可以进行康复训练,申请到这个免费项目的名额。针对2-3岁的孩子,每年我们下半年都会开一个新班,都是可以入训的。

羊部长:为了不耽误孩子康复,李先生可以到户口所在地的残联申请,先带孩子在当地机构进行康复。

姚先生:我的孩子是早产的脑瘫小孩,今年2岁了,医院做了一年的康复治疗,但是费用非常高,家里已经负担不起了,是否能跟残联申请一下,有一些减免的政策?

羊部长:对于7岁以内的残疾儿童,我们省和国家是有资金补贴进行康复救助的,但是救助有两点要求。一、您是岳阳的,在岳阳市范围内的定点康复机构进行康复是进入项目救助的,国家救助项目时间是10个月,省里的救助项目时间是天,这是时间的界限。二、在我们所选定的定点康复机构就可以给予免费的救助,去年通过政府采购定点康复医院。我建议您到当地的县残联申请康复救助,通过县残联对接定点的康复机构。如果想在长沙进行康复,医院还有名额,但前提是要到县残联对接,填写相应的申请表。

王女士:我姐姐家有一个自闭症的小孩,医学上说是孤独症,我姐姐是辞掉工作在家自己带小孩,小孩现在10岁了,我想知道为什么所有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都是针对0至6岁的,那么7岁以后的残疾儿童应该怎么办?他们成年之后的康复又应该怎么办?

羊部长:好的,首先我跟大家普及下自闭症的相关知识。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先天性的精神疾病,孤独症患者也被称为“星星的孩子”,这些孩子的外表并不特殊,却通常有着沟通交流障碍、社交障碍,狭隘的兴趣以及重复刻板的行为,他们在成长、学习、工作过程中都需要家人的陪伴。现今,大部分患者需要终身照料,如何让孤独症患者接受教育并最终融入社会,成为孤独症患者家庭和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为什么所有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都是针对0至6岁的,因为0-6岁康复效果最佳,康复成本较低。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7—17岁纳入救助范围(长沙市、岳阳市等地已经对7岁以上的残疾儿童给予康复救助),康复效果好的儿童可以进入普校就读,康复效果较好的可以进入特校。成年后进入社区康复(托养机构)。

主持人:羊部长,残疾儿童康复费用是不是可以全部报销?

羊部长:财政对视力、言语、听力、智力、肢体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进行定额补助,不是全部报销。

主持人:戴老师,孤独症的小孩成年之后,他们如何进行康复训练,更好的融入社会?

戴老师:如果坚持科学的干预和持续的支持,有相当一部分的孤独症儿童成年后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能在支持的环境下就业,实现自食其力。孤独症在儿童时期的康复教育主要是以学习技能、学习能力、自理能力、运动技能四个部分为主。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就需要根据孩子智力和后天学习的情况,发展到什么程度,尽量支持他学习到什么程度。我们可以追求更多识别和遵守更多细致化的社会规则和社交能力,甚至在此基础上追求更多职业技能或专业技能的发展,比如从小培养孩子某方面的技能,以生命长度为时间轴,一辈子以一个技能为目标去靠近、去完成、去实现。这样的人生对于他们来说,将会过得更加有意义。对于能力得到很好开发和训练的孩子来说,在某些方面也能取得很大成就,家长也能根据孩子孤独症程度的轻重,进行保护性就业以及后续的教育康复等等。

主持人:







































中医如何治疗白癜风
北京中科医院几级



转载请注明:http://www.indianrestaurantgz.com/cjetzl/329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