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今年起,我市优化听力残疾人康复政

3月3日是第19个全国“爱耳日”

小晚从市残联获悉

今年我市优化了听力残疾人康复政策

市残联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开始,经评估符合适配助听器、人工耳蜗电池、助听器电池和闪光门铃等辅具的听力残疾人,由原来0至12周岁或低保重度听力残疾人享受限额内的全额补贴,扩大为0至17周岁或一二级、享受低保或建档立卡的听力残疾人享受限额内的全额补贴。

此外,儿童少年的听觉言语功能康复训练补助年龄由15周岁提升至17周岁,每人每年最高补助康复训练费0.6万元。

据介绍,我市对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对象分为四类,分别为0至6岁儿童、0至12岁儿童、13至17岁儿童少年、成年听力残疾人等。服务项目包括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及服务、助听器适配及服务、听觉言语功能训练等。具体补贴标准、详细情况可咨询各地残联。

我市还为0至50岁持证听力残疾人、听障儿童父母、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者等提供听力遗传基因检测,为检测对象每人提供一次遗传性致聋基因免费检测,并提供分析报告、遗传咨询和婚育指导等服务。

预防听力残疾,要注意这些

昨天,市残联综合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相关建议,发布以下预防听力残疾注意事项

怎样早期发现儿童和青少年的听力损失?

定期进行儿童听力筛查,对早期发现听力损失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儿童听力筛查的年龄为0至6岁,其中6、12、24和36个月龄为重点年龄。如果发现孩子有拍打、抓耳部等动作,或有耳痒、耳流脓等症状,或对声音反应迟钝、语言发育迟缓等表现,医院检查听力;耳鸣可伴随听力下降出现,若孩子主诉“耳朵嗡嗡响”,家长应予以重视。

怎样预防成人听力障碍的发生?

成人听力障碍常见的病因有中耳炎、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噪声、遗传、耳毒性药物等。

对于老年人来说,老年性耳聋是常见的疾病之一,它是人类机体老化过程在听觉器官上的表现。对于上述情况,最重要的是做好预防。

★注意耳部卫生,保持耳部清洁和干燥。

★预防感冒,及时治疗急性上呼吸道炎症、鼻部及咽部慢性疾病等。

★保持均衡饮食,控制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尽量远离噪声,减少在噪声下的暴露时间。

★如果家族中有成员诊断为遗传性耳聋,那么该家族内所有成员在婚育前最好进行遗传咨询和致聋基因检测,以避免后代出现耳聋。此外,有些情况下还需要终生禁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尽量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必须使用,一定要遵从医嘱。

成人如何早期发现听力损失?

成人可以通过在生活中自我检查初步判断自己的听力是否正常:

★听不见或听不清楚频率较高的声音,如门铃声、电话铃声、女性或小孩的说话声、用指甲刮玻璃的声音等。

★在公共场所交谈或聆听有困难,如在餐厅、音乐厅或超市里。

★常觉得其他人说话喃喃、咬字不清。

★常要别人重复说话才能明白。

★家人常抱怨您将电视机或收音机音量调得太大。

★接听电话时常听不清对方说的话。

★常听不见别人在背后喊您。

★在开会或小组讨论时难以跟上别人说的话。

如果上述情况有多条同时且持续出现,就要引起重视,尽快到专业机构进行听力检测,明确听力受损情况,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如何防治噪声性聋?

噪声可引起听力下降,噪声性聋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重在预防,提高噪声防护意识很重要。

接触噪声前做好防护,应当配备耳塞、耳罩、防声帽、防声通讯等防护用具;使用耳塞或耳罩听音乐要注意控制音量和使用时间;在有噪声的环境工作要尽量减少噪声接触时间;如果是噪声易感人群应尽量避免接触噪声。噪声性聋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应早发现、早干预,避免听力进一步下降,如果急性接触强噪声后引起听力下降、耳医院就诊。

听力障碍确诊后怎么办?

听力障碍确诊后,首先要确定听力障碍的程度、性质、病因,对于无法通过药物治疗恢复听力的患者,需尽快选择合适的助听设备及时进行听力康复,这是实现成功听觉康复的前提。一般情况下,不能恢复的中度以上听力障碍患者应首选助听器进行听力补偿,还可借助相关的辅听设备,实现更好地聆听与交流;助听器无法获得满意的补偿效果时可考虑植入人工耳蜗进行听力重建,从而达到提高生活质量、正常参与社会的目的。

统筹:吕晓彬编辑:王子明

威海晚报记者沈道远

▲明天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的生活

▲嗨起来!《羞羞的铁拳》来到威海,三月份文化活动安排已出炉

▲新一波流感3月卷土重来!病毒正悄然转变!疾控、教育部门发布最新提醒

▲妹妹,我岁数大了,但是我舍不得你......

赞赏

长按







































网络营销总监
贵阳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indianrestaurantgz.com/cjetzl/216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