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脑瘫儿童进行爬行训练时,首先要注意场地的选择,必须选择一个宽敞明亮的地方,在患儿俯卧时能够抓到的地方摆放玩具,引导其俯爬;不宜在饭后过饱情况下进行;爬行训练最好在软硬适中的爬行垫上进行。
(1)两手支撑的完成。
两肘支撑和抬头是两手支撑的前提。两手支撑,胸离床,颈椎和腰椎进一步伸展,重心向后移至腹部是腹爬的前提。
(2)四爬位的实现。
用两手和两膝将身体支起,重心进一步向后移至膝部,并可用一侧上肢支撑上半身体重,用另一侧下肢支持上半身体重,这是解放一侧上肢或下肢实现前进运动的前提。
(3)立直和平衡反射的进一步完善。
迷路立直、视性立直、躯干立直是四爬位的前提,平衡反射是重心移动(前后左右)维持四爬位平衡的前提,如无这两个前提,即使能用手膝位起立,也不能实现爬行运动。
(4)从腹爬位到四爬位再到腹爬位姿势变化的能力。
对于姿势变化的调节对灵活爬行是很重要的,一个会爬的儿童可随意进行四爬、腹爬或高爬。
(5)四肢交互运动模式的完成。
规范的爬行运动必须是一侧上肢和对侧下肢同时伸屈,两侧交互进行,这是在系统发生过程中形成的固定模式,该模式发育不完善,爬行也就不能。
(6)侧卧位单肘支撑的完成。
侧卧位是身体接地面积减少,而单肘支撑下半身体重时,接地面积进一步减少,这需要有完善的平衡功能才能完成。这种姿势如能完成,说明平衡功能已发育成熟,是四爬运动即将开始的重要标志。
脑瘫康复中的爬行训练主要有以下三大好处:
1、可以很好的改善大脑功能:协调大小脑运动功能及小脑前庭系统功能,能较快的站立行走起来而且姿势协调。
2、能够改进大脑神经功能:包括视听、平衡、语言、咀嚼、吞咽、颈肩部活动等等。
3、有利于大脑潜能的开发:阻断其病理反射,建立新的条件反射,提高运动协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