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的各类违法犯罪,预防矫治未成年人犯罪,是人民法院的重要职责。清远法院年在涉未成年人犯罪与预防这块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呢?“清远法院这一年”专栏本期推出少年审判篇——以法之力织密未成年人保护“三张网”。
少年蕴含生机,青春缔造未来。在少年审判中,清远法院始终坚持打击和保护并重,严格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能动司法,精准帮教,协同联动,合力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
刚柔并济织密法治保障网
未成年人小华(化名)因盗窃罪、交通肇事罪被清新法院判刑。判决生效后,清新法院依法对其犯罪记录进行封存。
这系两高两部联合发布《关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实施办法》后,清远市首例依法落实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案件,做到既让他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又保护了他。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怎么处理?清远法院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落实特殊、优先、双向、全面保护理念,坚持从庭审前、庭审中、庭审后等多个环节对未成年被告人实施教育感化,采取不公开审判、档案封存、辩护律师全覆盖等特殊程序,最大化减少负面影响。
而面对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犯罪行为,清远法院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格贯彻“罪刑法定”“证据裁判”等原则,坚持高效依法惩处,为保护未成年人架起一道不可逾越的高压线。
司法救助+建议织密社会保护网
司法救助工作是尊重和保障人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抓手。清远法院始终将未成年人列为重点救助对象,帮助困难未成年人走出困境。
在一起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中,受害人小婷(化名)未满16岁,其与母亲均为贰级智力残疾人,其家庭为低保户,靠养父打散工维持生计,因家庭困难和智力问题,小婷一直是文盲。
“经调查,小婷符合予以司法救助的条件。”在决定向小婷发放司法救助金的同时,清新法院将小婷的相关情况通报给区妇联,会同区妇联两次前往小婷家中实地了解情况,并向小婷所在市教育局发出商请函,商请市教育局联络辖区内特殊教育学校,解决小婷的教育问题。最终在社会合力下,小婷进入某市特殊教育学校免费就读。在小婷入学当日,清新法院还派员协助小婷办理了入学事宜。
该案的办理彰显了司法关怀,给人以温暖和力量,入选最高人民法院、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联合发布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司法救助典型案例。
如果说司法救助是一种柔性司法,司法建议则是一种柔性监督。
“司法建议很及时,为祖国的花朵筑牢了防火墙。“不久前,连南法院针对涉未成年人侵权高发、频发等情况,向当地教育局发出一份司法建议,在获得肯定与回复的同时,也获得了全国人大代表房奕玲点赞。
这是法院主动融合社会治理、堵塞管理漏洞的一大体现。不久前,英德法院也立足本院办理的案件特点,首次向英德市教育局发出关于加强未成年人防性侵法治教育的司法建议,从“源”把关,为社会治理开良方,获得了及时反馈。
靶向普法织密源头防护网
“很难受也很自责,当时年少,不知道自己犯了这么大的罪,每到中秋节我就跪在窗边忏悔……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做每一件事情都会留下证据的,希望你们千万不要触犯法律……”4月26日,清远中院将刑事审判庭“搬”到清风学校,被告人有感而发说出了这段话。
清风学校是清远法院年实施重点普法的场所,旨在以法引导,用爱感化少年。为此,清远法院专门制定了“春雨计划”工作方案,通过开设“春雨学堂”、指派法治副校长、组建“普法宣讲员”队伍、制订普法排课表定期普法。
“我们的法治教育形式很多样,包括组织庭审旁听、开展法治讲座、联合送法送教、被告人现身说法等等”,清远中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庭长罗立兵说道,今年在清风学校开展专项法治教育活动超15场,普及人数覆盖上千人次。
清远法院积极参与办好专门学校,抓前端、治未病,就是从源头减少少年犯,这是清远法院在少年审判领域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举措。除此之外,“定制式”校园普法也是法院延伸职能、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一大举措。
为充分发挥山区法院的特色,实现校园普法效益最大化,清远法院将百所学校法治副校长项目与山区百场普法项目衔接推进,从刑事、民事、行政等各个审判领域遴选出名法官(助理),分赴全市余所学校担任“法治副校长”。
六一儿童节及开学季,法治副校长们纷纷奔赴山区校园履职,把自制普法动画、普法趣味游戏、普法小课程等形式多样的法治课搬上讲台,开展“法治护航伴你成长”“六一”法治宣传教育月活动及“开学第一课”法治教育,约5万名学生接受法治洗礼。
“有效的预防是最好的保护。清远法院通过对偏远山区的学生进行普法教育,让法治的‘及时雨’滴滴滋润青少年的心。”全国人大代表韦庆兰表示。
通讯员:赵彩红冯伟红冯灼英
原标题:《以法之力织密未成年人保护“三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