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9月7日消息(记者庄滨滨见习记者王纪民实习生李婕)近年来,江苏省实施就业优先计划,通过集中就业、按比例就业、自主创业等形式,帮助江苏全省37.3万名就业年龄段持证残疾人实现就业,就业率超过50%。近日,央广网记者走访了扬州、盐城等地,探访当地残疾人就业现状。坐落在扬州市西郊杨庙的扬州市恒爱融合发展中心致力于为残疾人开展生活技能、康复训练、就业培训等融合发展服务,近三年,该机构为60人(次)残疾人提供服务,其中已有2名学员实现正式就业,20名残疾学员参与辅助性就业。学员正在加工纸板(央广网发李婕摄)走进工作间,这里的学员们正在认真地加工着手上的纸板。机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项工作虽然简单,但可以锻炼他们的耐心,同时也不具有危险性。”“我的儿子25岁了,患有智力和语言障碍。我今天过来看他,发现他在这里进步很快,学会了很多生活技能,最大的变化是情绪稳定了许多。”一位学员的家长激动地说。恒爱中心负责人朱杏玲表示,“我们中心坚持以促进残疾人自理能力提升为基础、以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为目标,帮助残疾人家庭走出‘因为一个人、拖累一家人、致贫一户人’的困境。”扬州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耿辉表示,“我们今年加大了对职业技能的培训、就业岗位的拓展,包括对残疾人大学生能够做到‘一人一策一档’,帮助他们实现精准就业。”记者在盐城走访时,来到了一家特殊的奶茶店。“您好,这里是‘无声的店’,请您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