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童话快被玩残了

本文作者是小万家族的

Noodles

天下的影虫,都从蚀蛀全世界的电影开始

格林童话里有一则名叫《糖果屋》的经典故事广为流传——一对姐弟因饥荒而被父母扔进森林,饿坏了的姐弟俩误入女巫的糖果屋并差点被吃掉,最终两个孩子靠着智慧杀死女巫逃出森林。这也就是常提的“韩塞尔与格蕾特”的故事,据此改编的影视剧版本数不胜数。由于自带“暗黑”基因,比如饥荒背景、幽深丛林、女巫、食人等,很多创作者都对《糖果屋》投注了更多的臆想,试图寻找到不一样的打开方式。两个月前于北美公映的《格蕾特与韩塞尔》就是该故事的最新改编版本,大打恐怖招牌,为近些年流行的“黑童话”再添一道异色。影片整体的叙事依旧是在原童话框架内,但放大了森林里的幽深气氛和姐弟俩在糖果屋里遭遇的种种诡异事件,可以看成是凶宅恐怖片的变体。《格蕾特与韩塞尔》目前的烂番茄新鲜度64%,尚可,但豆瓣评分仅5.1,看来国内观众对这一版改编评价甚低。有意思的是,七年前好莱坞曾推出过一部《韩塞尔与格蕾特:女巫猎人》,由“鹰眼”杰瑞米·雷纳和杰玛·阿特登主演。如副标题所示,这部电影把姐弟俩设定为专门捕杀女巫的赏金猎人组合,原童话故事直接被改成了B级打怪片,豆瓣评分6.1,竟也收获了部分B级片迷的好评。《格蕾特与韩塞尔》和《韩塞尔与格蕾特》,同样的故事不同风格的改编,还刻意调整了姐弟两人名字的“番位”,这背后其实有学问~首先,它们都属于“黑童话”这一亚类型电影。《潘神的迷宫》()搅起波澜,《爱丽丝漫游仙境》()掀起潮流,黑童话在过去十年里风行全球。《小红帽》()、《白雪公主与猎人》()、《魔境仙踪》()、《巨人捕手杰克》()、《魔法黑森林》()、《沉睡魔咒》()……惊悚、血腥、动作、魔幻,风格各异,版的《韩塞尔与格蕾特》就是动作片一派,可对应《白雪公主与猎人》;而今年这部走恐怖路线的《格蕾特与韩塞尔》,气质上偏向复古文艺,可以对应年的《小红帽》。但大家注意到没有,一阵百花齐放之后,黑童话渐渐从边缘走向了主流。特别是迪士尼真人改编电影(大多基于经典童话/动画)的强势加入,《沉睡魔咒》《美女与野兽》的全球卖座让黑童话改头换面为A级大片,动作/惊悚类则被打入了冷宫。所以就出现了两种极端的分支,一种是大手笔投资的童话新编(加点成人元素、适度的暗黑,但骨子里极其温和),另一种是成本低、重口味或风格化的非主流小片。《格蕾特与韩塞尔》当然属于后者。这部影片的主要角色只有三个,格蕾特韩塞尔姐弟和女巫,主要的场景就是一片树林和一栋三角形黑色小屋。三位演员里,唯一脸熟的是饰演姐姐格蕾特的索菲亚·莉莉丝,这位00后小演员在《小丑回魂》里的角色给人留下较深印象。影片片长尽管只有短短的87分钟,但节奏之慢仍远超预想,你可以明显感受到导演根本无意于推进叙事(因为故事妇孺皆知),而是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营造令人不安的气氛上。具体表现在黑色阴影为主的明暗对比、大量对称构图、角色常常居于画面中心并面向观众;画幅非当下流行的宽银幕,还有梦境与现实的不断交叉。需承认,突出电影的形式元素确实带来了视觉美感,很多画面也像极了中世纪油画,给人一种古典主义的享受。可单单沉溺于制造光影之美是无法让观众的屁股坐定的,毕竟电影不是艺术品展览,它需要共情和忘我。影片仅有的戏剧冲突都放在了结尾揭开女巫真面目的时刻,再附上一段贩卖血腥的人体残肢血肉盛宴,恶心度的确达到了,但也仅此而已。看完这神神叨叨的《格蕾特与韩塞尔》,不免产生疑问,如果黑童话按照这种极端风格化的路线改下去,怕是很快就走向死胡同了。最后回到前面所说的片名问题。现如今真是一个一切以政治正确为上的年代,“格蕾特与韩塞尔”对比此前常见的“韩塞尔与格蕾特”,将姐姐的名字放前,恰是该片的政治正确之处。同时故事的讲述采用的是格蕾特的女性视角,幼小的弟弟韩塞尔不仅需要被照顾,最后还要被拯救。因此,看似进行了极端风格化改编的《格蕾特与韩塞尔》,骨子里仍摆脱不了当下最泛滥的大女主电影模式(觉醒、成长、反抗)的牢笼,自相矛盾,就不要怪观众不买帐了。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点击即可阅读

年目前全球票房冠军竟是它

离开了《速激》,唐老大的单飞路真不顺

河正宇的恐怖新片,跟他一样栽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indianrestaurantgz.com/cjetjz/604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