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架、手机、直播间……这些“网红“的标配,如今出现在了残疾儿童康复治疗师的家中。疫情期间,为保证残疾儿童康复训练不间断,自2月20日起,大兴区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园(以下简称”儿康园“)线上免费开展儿童康复训练课程。但和线下课程相比,线上教育仍存在较多不足,儿康园主任赵老师表示,希望尽快开园,让孩子们接受系统训练。
“好,看老师,咱们一起来做游戏……“晚上7点,周老师准时上线,开始了今天的直播课程。
疫情导致残疾儿童不能接受康复训练,家长十分焦虑。而0~6岁的小龄干预又十分重要,如果不能坚持训练或训练间断时间过久,便会出现儿童能力退化的情况,导致训练需要从零开始。
为了让康复效果得以延续,避免因没有干预而导致能力退化,经过商讨,最终,儿康园决定开设线上课程。
2月20日起,大兴区儿康园开始线上课程。一开始,老师在早上将提前录制好的教学视频发至家长群中,让家长和孩子随时学习。随着对线上教育的逐渐了解,3月,儿康园又开设了直播课程。每天晚上7点,通过直播的方式,老师对残疾儿童进行康复“云”指导。双管齐下,让残疾儿童享受康复训练。
据了解,目前,儿康园共有名残疾儿童,他们分别患有自闭症、脑瘫、智力残疾等。针对不同的残疾类别,儿康园的老师开展了认知、语言、肢体、音乐治疗等不同种类的课程。在师资力量上,除了有特教老师外,儿康园还配备了心理师和中医,从心理到身体,全方位地指导家长和学生。“我们的家长对线上教学模式反映都不错,一直在积极配合我们。”赵老师说。
认知、语言、肢体运动……虽然线上课程较为丰富,及时“救火”,但只能覆盖一小部分孩子,且并不适用于中重度残疾儿童。此外,在家长复工复产后,大多数家庭将由老人“接棒”照顾孩子,老人对电子产品的不熟悉将会让线上课程的开展变得更加艰难。为此,赵老师表示,还是希望尽快开园,让孩子们可以回到园内进行康复训练。“相对于线下康复,线上教育的效果还是大打折扣。远水解不了近渴,我们没有办法面对面帮助家长和孩子解决康复中遇到的问题。”
编辑:宣文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