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福建日报》报道
宁化县实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的扶贫全覆盖。全县所有名贫困学生建档立卡,发给教育精准扶贫学生信息卡,记录贫困学生基本信息情况和可享受政策,全程跟踪管理。“一生一档”了解学生成长脉络,每个阶段采取不同措施,因材施教,最大程度达成育人目标。年,公办立卡贫困家庭的入园适龄幼儿零学费入园。贫困家庭孩子免除高中学费。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发放助学金,资助全覆盖。选定名责任教师及部分科任教师,采取“1+X对1”方式“扶智”,定期做好成绩分析,制订学业帮扶计划,帮扶贫困学生提高学业成绩。
张文林,宁化淮土镇仕边村人。年考入海南大学海洋科学专业。年,因弟弟脑瘫,辗转治疗后债台高筑,一夜返贫,五口之家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但是张文林并没有因此退学。从这一年开始,他连续两年得到政府拨付的每年1万元助学金,圆满完成本科学业,还考上了厦门大学海洋事务专业研究生。
宁化一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
“张文林是宁化县建档立卡贫困的大学生之一,也是全县首位受益于教育扶贫政策后考入研究生的建档立卡贫困生。”宁化县教育局局长吴革伟说,年以来,宁化先后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发放助学金.72万元,惠及贫困学生名,贫困生百分之百建档立卡受益。
“宁化县已经实现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的扶贫全覆盖,走出一条山区教育精准扶贫的创新模式。”宁化县长姚文辉说,“基础教育”“大学教育”两头精准帮扶的方向和模式,以及建档立卡,目的就是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孩子因贫辍学和因贫失学,确保孩子“有学上、有书读”,还要“读好书”和“上好学”。
建立“一生一档”
档随人走全程跟踪
“想不到我会考上北京大学医学院。”曹兴辉至今说起他的上学经历仍掩饰不住感动和感恩。
作为一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农民孩子,就读于宁化一中的曹兴辉生活十分艰苦,而且一度偏科严重,英语较弱,考上名校的希望不大。“他自己也认为即便考上大学,也交不起学费和生活费。”他的英语老师黄文利说,曹兴辉当时的学习态度有点悲观消极。
黄文利经常到曹兴辉家里家访,激励他刻苦读书。每个周六晚上,将曹兴辉叫到家帮助辅导。曹兴辉的英语成绩提升很快。科任老师也纷纷从思想立志和解决生活困难等方面对他进行帮扶。高中期间,曹兴辉先后获得每年元的黄仲咸教育基金助学金、多元的国家助学金、梁智根助学金元和南京军区后勤部助学金元。
宁化一中帮助他免了高中三年学费。年,宁化县人民法院还资助了元给他。曹兴辉不负众望,年,他以分的好成绩被北京大学医学部录取,其中英语考出分的好成绩。上大学后的曹兴辉,依然每年得到宁化政府每年0元的资金帮扶。“像曹兴辉这样的学生,全校有22名。这些建档立卡贫困生现在都考上了理想的本科院校,有的已完成学业,找到了如意的工作。”宁化一中学生资助中心负责人戴鸿说。
“年至今,宁化先后为名贫困大学生发放了助学金,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资助全覆盖,现有83名受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走上工作岗位。”吴革伟说,从年开始,宁化县政府开始出台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精准助学政策,规定从年起至年,宁化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校就读的省内、省外高校大专生和本科生,分别给予每学年元、元和0元、0元的资金帮扶。
资料图片
档随人走,实现动态跟踪和信息共享。“通过档案能全面了解学生成长脉络,有利于每个阶段采取不同措施,因材施教,最大程度达成育人目标。”吴革伟说,建立“一生一档”,包括“一卡”:“宁化县教育精准扶贫学生信息卡”,记录贫困学生基本信息情况和可享受的政策;“一册”:学生学业评价手册,记录学生学业变化情况;“一表”:学生帮扶记录表,记录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评价等。而这一做法得益于创新性的“三全三扶一档”工作机制。
年,宁化县推出了“三全三扶一档”教育精准扶贫模式,包括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和全程管理;扶志工程、扶智工程和扶助工程;为每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建立专门档案,突出“基础教育”“大学教育”两头抓精准帮扶策略。
对全县所有名贫困学生建档立卡,发给教育精准扶贫学生信息卡,记录贫困学生基本信息情况和可享受的政策,实现贫困学生信息全程跟踪管理。全县教育系统名干部、教师(其中名党员)全部参与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从年起至年,宁化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入园适龄幼儿保教费实行“补差”,由县财政对享受国家助学金但未能达到所在幼儿园所需保教费的贫困家庭,按每年实际产生保教费进行差额补助。年秋,宁化名幼儿实现零学费入园。
全面落实国家幼儿助学金、义务教育营养餐改善计划补助资金,发放高中困难学生助学金、免除普通高中建档立卡低保等对象学费,发放少数民族初中班学生助学金,做好大学生生源地信用贷款等政策,助力贫困生梦圆求学路。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孩子免除高中学费。
“教育扶贫建档全覆盖后,宁化没有一名孩子因贫辍学,因困失学。”姚文辉说。
教师“1+X对1”
制订学业帮扶计划
湖村中心学校现有建档立卡贫困生34名,学校为他们安排了帮扶教师。“帮扶教师平时要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