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县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年)》和《定西市义务教育阶段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实施细则》精神,树立全纳教育理念,推进融合教育,依法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平等接受教育权利,不断提升特殊教育普及水平。
县政府印发了《通渭县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实施意见》,成立了通渭县残疾人教育指导委员会,县教育局等七部门印发了《通渭县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年)》,县教育局制定了《加强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管理意见》和《通渭县特殊教育“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和完善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体系,落实“一人一案”,保障重度残疾而无法到校学习的孩子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认真开展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服务。
为确保“送教上门”工作的有效开展,县教育局制定“送教上门”实施方案,各乡镇成立“送教上门”工作小组,与送教学生家长签订《“送教上门”家长同意书》,送教教师从感知、动作、语言、认知、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领域对每个孩子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
年春季,全县共有“送教上门”学生39名,县特殊教育学校为每名学生安排1名送教指导教师,学区(校)安排1至2名送教教师。送教教师详细了解残疾儿童身心发展、残疾程度、家庭境况等,将“送教上门”服务定位在“生活适应、适用语算、康复训练、心理辅导、行为矫正、文化教育和艺能培养”等领域,针对每一个残疾儿童的生理及心理特点,采用个性化家庭教育训练方式,实施“一对一”、“二对一”、“多对一”的教育模式。每次送教,县特殊教育学校都召开送教预备会,详细规定送教任务、送教时间、授课时数等。送教教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深入到残疾儿童家中,为他们送政策、送温暖、送知识、送康复。根据送教对象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一人一案,因人施策,认真填写《送教上门记录表》。
无论是可爱的孩子们还是家长,都深切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感受到了特殊教育工作者的真情与爱心。面对“送教上门”的学生,老师们只有一个信念:尽最大努力让每位孩子感受到爱的温暖,获得点滴成长,实现“关着的能走出来、躺着的能坐起来、坐着的能站起来、站着的能自理起来、自理的能走进校园”的送教目标。
来源:教育局教育股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