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镇巴县兴隆小学让残疾儿童实现了家

01

  1月11日,兴隆镇中心小学教师一行五人,对辖区内无法上学的残疾儿童进行了送教活动。

  经打听,残疾儿童刘远鹏的家住在寨垭上段白果树附近。

  星星点点的残雪映着冬日暖阳,在一路不停歇的奔波过后,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在一排整齐的安置房最右端,一对特殊的姐弟俩在椅子上晒着太阳。姐姐十七岁,脑部瘫痪,脊柱侧弯,她努力的扬着头,想让自己能更清楚看清来客。弟弟九岁,患严重脑瘫,视力低下,双手的冻疮裂开了三个二三厘米长的口子。

  在我们介绍了自己来意之后,姐姐刘远平羞涩的笑了,她一个劲的问道,你们是老师吗?是不是王老师和罗老师来了?

  弟弟刘远鹏不能用语言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他只一个劲的把头埋在硕大的可乐瓶后面,用黄黑的门牙使劲的咬着瓶盖。

  在向孩子父母了解清楚情况过后,康积燚校长将携带的书包,课本,水彩笔,铅笔,画册等学习用具分发给姐弟俩。孩子家长说,大孩子因为曾经分别在寨垭,兴隆上过半年左右的学,后来因为生活无法自理一直在家,所以她还清楚的记得教过她的老师。

  十七岁的刘远平很喜欢写字,她在她的小本子上认真的写着1和2。

  刘远鹏对学习不感兴趣。他只喜欢啃着自己的可乐瓶,并用冻烂的双手边拍打着瓶身,稍有空闲,便过来扯扯同来两位老师的眼睛框,或者抓一抓女老师的卷头发。

  姐姐对书包似乎着了迷,她翻来覆去的欣赏着得到的新书包,一边喃喃自语,我要认真写字,字写好了就可以上学了。

  三加三是等于二吗?她扯着何大兵的衣服问。何校长申出了自己的双手,手把手的教她认真的计算着。

  一同参与送教的黄方兴老师,代显平老师,何静老师分别把音乐,美术,体育通过整合取舍以后也给姐弟俩做了专门的讲授。

  刘远平拉着外公的衣襟,一次又一次的问着,外爷我写好了是不是就能去上学了?老人看着孩子充满期待的眼神没有回答。他心里又何尝不想让孩子去读书呢,但是他们连最基本的生活都不能自理,又怎能放心让他们去?

  在今后,我们还将继续抽时间分别送教到其他残疾孩子家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的所做虽然微不足道,但我们坚信,只要在孩子心中播撒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无论多么恶劣的环境,它都会慢慢生根发芽!

(代显平)

02

  1月10至14号,兴隆麻柳滩小学的老师们按照“送教上门”工作计划,对兴隆镇大河村的残疾儿童开展送教上门活动。

美术老师教学如何运笔、涂色

  当老师们一路冒着严寒,踏着冰雪艰难的来到张健的家中时,看见他正一独自人坐在凳子上玩耍。张健,一个九岁的男孩,因腿脚残疾,行动不便无法到学校正常上课。他得知老师的来意后,他显得既高兴又羞涩。当他看到送教老师为他带去的学习用品时,他有些茫然不知所措,似乎没想到自己能够得到这么多的学习用品——书包、课本、文具盒、转笔刀、水彩笔、蜡笔、橡皮擦、水杯、美术画册、剪纸、橡皮泥……应有尽有。他新奇的望着那些学习用品,有见过的也有没见过的。看着他羞涩的笑容,我们不由得从心底感到愉快和欣慰。语文老师王妍从最基础的拼音“a、o、e”开启了张健学习的第一步。王希华老师带着他认识数字,练习加减法。负责教张健美术的王琴老师耐心的教他画图工具的用法:哪里需要描绘什么颜色,哪里需要画什么线条,这种工具怎么用,那种笔怎么使,事无巨细……担任音乐老师的黄兴平打着节拍一句一句的教他一起唱起了第一首感恩之歌——“世上只有妈妈好”。

音乐老师教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张健学得很专心很认真。他说:“有了作业本和铅笔我就可以写字了。”这句话听得大家心酸不已。在与孩子家长交谈的过程中也了解到,张健很渴望去学校,很渴望能够像正常的孩子一样蹦蹦跳跳的去上学,都有着心理发展的需求,有着与人交流享受友情、关爱的需求。对此,我们深感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要用真心、爱心去照顾他们、关爱他们,把这些孩子看在眼里,放在心上,使这些残疾儿童享有正常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拥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也使他及家庭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麻小老师送去的不仅仅是“教和学”,送去的更是党的教育形象,更是全社会对残疾儿童平等看待的心和关爱,实现了残疾儿童“家”就是“学校”的愿望。

数学老师教学数的认识

  加油!孩子。你拥有的不仅仅是家人的关爱,更有全社会对你的鼓励与支持。愿你成为自己的太阳,永远明亮照人!

(王妍黄兴平)

  

值班编辑:王晋文审核:龚兴富

投稿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什么是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indianrestaurantgz.com/cjetjz/228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