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四川最美老人候选人风采谁最

由四川省老龄委主办,四川省民政厅、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承办,晚霞报社、四川老年大学协办的年“四川最美老人”评选活动大众投票环节正式开始啦!请为感动您的老人投上宝贵的一票吧!

四川最美

投票规则

老人

共53位候选人,按姓氏笔划排序。

按“老有所为”“孝亲敬老”“自爱自强”“与时俱进”4个类别进行分类投票。每次投票需在4个类别中分别至少选择一位候选人。

请记住感动您的人物的姓名和序号,在投票框进行投票。投票框在候选人事迹之后。

每个ID号在投票有效期内只能投票一次。

每个类别均可多选。

投票周期:年9月25日—10月10日

四川最美

年“四川最美老人”

候选人事迹

老人

老有所为最美老人

01号

丁爱谱(女)74岁

年从攀钢退休后,把在岗期间的奉献精神带到东区长寿路街道健康路社区的志愿服务中。在退休后的23年光阴里,连续个星期天为工厂尽义务,18个春节不回家。年,社区党支部成立了“丁爱谱工作室”,名志愿者、5支志愿服务队专为群众解难事,搭起了党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02号

王光槐84岁

从事老协和关心下一代工作20多年。他牵头成立芦山县老协,在他的带领下,老协自身不断壮大,同时参与脱贫攻坚、环境整治、生态保护等工作;县关工委在各级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建立起关心下一代组织个,组建了一支有名志愿者的“五老”志愿者队伍。

03号

牟元佐88岁

南部县永红乡老协会长。他热心公益事业,解囊修桥补路,为家乡人民铺好了通向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他倾情老龄事业,率先成立了南部县第一个乡镇老协;他心系下一代,加强对青少年的培养教育;他先后筹措万余元帮扶贫困家庭、资助留守儿童和困难群众。

04号

李元英(女)75岁

自贡市高新区红旗乡悦景社区第一党支部书记。她以社区为家,个人捐资修建宣传栏,收集资料丰富宣传栏;在社区发起“献一份爱心,捐一本好书”的倡议活动;把特困、残疾、留守、失亲儿童当做自己的亲人;发起成立社区家长学校,主动承担教学任务。

05号

阳芳育(女)96岁

在绵阳市涪城区南河路社区,只要一提起“阳妈”,人人都会竖起大拇指。13年前,她将自己家打造成老年人的娱乐中心——“老年之家”,自掏腰包购买了音响设备,添置了活动桌椅和热水器,方便社区的老年人来家中娱乐。

06号

李克维72岁

西充县人。10多年来,他不计较报酬,帮扶特困学生、留守儿童40多名,使5位因灾病致贫家庭的孩子有了重塑生活的希望;他进校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受教育学生近3万人;他领导建立镇、村(居)、社(组)三级关爱组织体系和“六个一”关爱服务体系,实现全镇“空巢”老人生活有人管、生病有人救、困难有人帮、孤独有人陪。

07号

杨与齐87岁

乐至县退休教师,退休后主动担任社会公益职务。他募资助学,20年募资万元,资助名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他关爱留守儿童,创办3个“留守儿童之家”,让名留守儿童得到了社会的关爱;他投身公益,建立关爱食堂10所,让多名学生吃上美味可口的午餐。

08号

吴传全63岁

达州市达川区龙会乡花石岩村党支部书记。褪去县级领导“光环”的他,在家人和朋友的不理解中,以超凡的勇气和大无畏的担当,回到了养育他的故土,做起了一名地道的“村官”。在他的带领下,村两委科学分析经济发展瓶颈,有效提出破解方法,原来的贫困村蜕变成远近闻名的秦巴生态农业观光村和秦巴民俗文化旅游村。

09号

吴启好87岁

蓬溪县任隆镇黑白沟村村民。他无论寒冬酷暑,风吹雨打,总拿着一把铁锹默默地修着乡村道路。20年来,他用坏的铁锹有10多把,前前后后修了30公里的村道。路修好后,他又开始在路边种上树。他被广大群众誉为“现代愚公”。

10号

杨绍春72岁

南江县老体协主席。为全县基层老年群众体育工作推进和广大老年人身心健康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在全县48个乡(镇)建立了老体协分会,建会率达%;全县培训文体骨干人,已建各类老年文体活动项目队个,老年人参与健身活动人数达5万人以上。

11号

宋淑芳(女)73岁

富顺县富世镇后街社区居民。年,她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和自家10余平米的饭厅建起富顺县首个家庭课外辅导班。10年来,她坚持周末义务教育辅导留守儿童,先后累计余人。人们亲切地称辅导班为宋婆婆爱心辅导班,称呼宋淑芳为“爱心婆婆”。

12号

陈维国73岁

合江县关工委执行主任。他募集资金多万元建立起合江县关爱基金,使上千名贫困儿童和“五失”青少年得到扶助;他发起的智力扶贫工程每年资助名家庭困难学生,到年上半年,已投入资金余万元,惠及了1名品学兼优的学子。只要见到陈维国,孩子们都会围上来亲切地叫他“陈爷爷”。

13号

周阿加(藏族)69岁

炉霍县新都镇幸福社区主任。他乐善好施,扶贫济困,一身正气。在维稳关键时期,他带领社区干部和广大党员不分昼夜地对重点地区进行排查,维护民族团结;他经常走村入户,了解民情,为群众排忧解难。

14号

奉孝仪(女)69岁

成都晚霞社会养老服务中心院长,“为老年人服务”是她的人生理想,实践出“晚霞养生七法”。她建立了国内首批、四川首家抗战老兵照护中心;始终秉承“以人为本,服务老人”的宗旨,坚持家庭化、子女式的服务,悉心照料入住的每位老人,让老人有尊严地度过晚年。

15号

郑国才68岁

“场镇居民同志们:白龙是我家,环境卫生靠大家,请大家不要乱扔垃圾……”不管是烈日炎夏,还是数九寒天,剑阁县白龙镇环卫所工作人员郑国才都常常背着音箱、手拿话筒,宣传城乡环境治理。他吃苦耐劳,总是抢着干最累最脏的活儿;他工作踏实,每天回家后还把当天工作开展情况记录下来。

16号

供热(藏族)71岁

色达县扎穷村村委会主任。扎穷村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牧民群众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不强。无数个日夜,他走村串户,进入牧民家中,讲解国家的方针政策,苦口婆心劝说家长把适龄儿童送入学校接受教育。他对事业无比热爱、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态度开展牧区各项工作,推动扎穷村在奔小康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17号

范家立68岁

年退休后先后义务担任岳池县银城老协会长、县摄影家协会主席、县关工委副主任、县老年大学校长等职务,兴办老年大学和小记者学校,扩建晚霞艺术团。银城老协设立了“法律咨询服务组”,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服务。还以摄影宣传的方式,开展传统美德和宣扬爱国主义的教育活动。

18号

周素琼(女)65岁

成都市双流区老年大学校长。周校长是一位充满激情的校长,她将老年大学建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厚德博学,健康快乐”的校风,推动着学校的发展。双流区老年大学学员从不足人发展到近人,校舍从平方米扩展到平方米,得到的经费从不足5万元提高到上百万元。

19号

林遇春89岁

平武县人。他热心公益,先后捐善款近14万元,帮扶贫困村民、资助贫困学生、支援灾区群众、修建农村道路;向青川中学捐款10万元设立“林遇春阅读奖励基金”,鼓励更多的青少年多读书、读好书、读懂书。他以身作则,用对自己的“吝啬”换来对教育公益事业的慷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

20号

高泽川85岁

什邡市方亭街道白果小区社区关工委主任。从繁忙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以后,他选择继续服务社会奉献余热。作为“五老”志愿者,他不计报酬,无私奉献。他在社区已连续开办五届青少年暑期免费培训班;参与组建社区老年门球队、老年业余合唱队,利用节假日为社区居民组织文艺表演,将欢乐带给大家。

21号

唐泽田80岁

退休后在资中县关工委、扶贫基金会资中联络组工作。他先后牵头筹集资金余万元,资助多名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他经常同关工委宣讲团成员一起深入基层,对青少年进行宣讲教育。年起,他为资中县脱贫工作奔走基层,实地调研,建言献策,协调各方力量加大扶贫力度。10余年间,全县分阶段摆脱贫困户,人。

22号

徐显明71岁

绵竹市人。他积极参与社区重大政治活动及重要事务的议事,参与社区志愿者服务。坚持做好多届社区“两委”换届过程中的协调工作,参与制定和修改《社区居民公约》。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社区上千名居民群众中树立了一面典型的旗帜。

23号

龚太品73岁

在攀枝花市仁和区华西巷社区流行一句口头禅:有事找到龚太品,什么麻烦都摆平。闲不住的社区支部书记龚太品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组建“文明劝导队”,开展交通文明劝导、社区巡逻、防邪和防非等宣传;义务为居民维修门窗、疏通管道,倾力为居民办实事、做好事,深受群众的好评。

24号

龚读纶84岁

年从四川省检察院退休后,以饱满的热情投入了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为“蓉城金秋老干部志愿服务队”的一员,他以身作则主动投身志愿服务事业。针对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撰写了《当前我省“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引起了中央和省委的高度重视。在他的大力推动下,关爱“留守学生”活动率先在四川省兴起。他以老年志愿者的身份,多次资助贫困学生和山区教师。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省检察院离退休支部也成立了关心下一代老年志愿者服务队,向“农家书屋”赠书,为困难学生捐款。

25号

傅文莲(女)70岁

雅安市老体协太极拳协会会长。她有一种浓烈的情怀:传承太极,人人健康。她创建了雅安市太极拳委员会、雅安金峰武术团;她对学生“巴心巴肝”,教武术“扎扎实实”,所带领的太极拳团队屡获佳绩。为了让更多人有机会学习太极,她带领太极拳委员会的骨干每年奔赴多个县(区)进行指导和现场教学,足迹遍布雅安市。

26号

彭仕孝88岁

苍溪县人。30年前,彭仕孝用自家靠近学校的房子办起了全县第一个“留守学生之家”,并自告奋勇当“家长”。启德育智,呕心沥血,他不仅给孩子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更是给了孩子们温暖的家庭氛围。学生之家先后走出了名优秀学子,彭老的事迹也广为流传,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红家长”。

27号

董玉梅(女)68岁

在她的带领下,四川省老促会妇儿工委聚焦老区,对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问题分3年进行了重点调研;并按照“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要求,重点调研了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形成的4个调研报告,均被列为省政协正式提案。同时,她采取集中授课和实地操作相结合方式,对老区农村妇女开展技能培训,3年累计培训老区农村妇女达多人(次)。

28号

辜国材84岁

从省商务厅退休后,十年如一日投身艾滋病防控的工作,不仅自掏腰包编写预防艾滋病宣传资料,到多个建筑工地发放宣传资料00余份,还撰写出《一个防控艾滋病志愿者的情怀》调研报告。这份被称作“万言书”的调研报告真情流露,却写不尽防艾这条路上的付出与收获。

29号

谭天锦80岁

泸州市江阳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主动作为,大力实施“铸魂工程”“关爱工程”“创新工程”,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关爱基金和留守儿童家长返乡就业基地,积极开展服务青少年公益活动。

30号

魏开政66岁

巴中市恩阳区花丛镇老协党支部书记。他领导老协成立了老年互助组,采取低龄帮高龄、富裕帮贫困、健康帮体弱的模式,为空巢、留守老人提供帮扶服务;他动员社会各界捐款、捐物,修建百米文化长廊,并把文化长廊打造成“德育教育基地”、“孝文化传播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他把为老服务、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品质作为他晚年追求的目标。

孝亲敬老最美老人

31号

王升香(女)65岁

乐山市金口河区永和镇新乐村一位普通、平凡而高尚的农村妇女。父母眼中她是个好女儿,丈夫眼中是个好妻子,兄妹眼中是个好姐妹,子女眼中是个好母亲。多年来,她悉心照料多病卧床的公公婆婆、瘫痪的丈夫、残疾的哥哥,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影响和教育子女,用最纯朴的言行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孝义之歌。

32号

李碧英(女)66岁

丹棱县杨场镇曾坝村村民。她每天帮靠板凳走路、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舅舅洗衣做饭、擦身洗澡。为了给舅舅排解忧虑,她还买来了收音机。当舅舅住院,她又学习按摩,悉心照料。就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她将照料舅舅单调反复的主旋律演奏得温情脉脉,感动人心。

33号

杨素芳(女)66岁

安岳县千佛乡庙坡村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只要一提到她,周围的人都会禁不住竖起大拇指夸奖一番。原来,杨素芳的公公和丈夫先后去世,家庭的重担全落在了她一人身上。她在坚强毅力的支撑下,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不仅练成了农活好手,还把痴呆婆婆照顾得无微不至。

自爱自强最美老人

34号

王玉元63岁

九寨沟县草地乡上草地村村民。尽管眼睛残疾,生活艰苦,但他为卧床的弟弟和体弱多病的母亲,撑起了生活的天。15年来,他除了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还要照顾弟弟的日常生活。苦过累过无助过,但王玉元给人的第一印象总是爽朗的笑声、饱满的热情。

35号

李绍开(彝族)65岁

会东县关工委名誉主任。7年前,家庭的变故让他的身体每况愈下,但坚强的他收拾起伤痛,投入到关心下一代的事业中。他发动老同志、老领导一起学习,把老协、老年大学的老同志们集中起来,共商工作。在他的极力邀请下,一大批老同志积极踊跃地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献计献策。

36号

何学佐84岁

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老协、关工委“一把手”。每天下班回到家,他都要给爱人按摩一小时,20多年来,何老就这样一边照顾半瘫的爱人,一边把身肩工作搞得有声有色。他满腔热情地全身心投入老龄事业,加强老协规范化建设,开展孝道文化宣传,各项老龄工作一直居全区一流。为了下一代茁壮成长,他还身体力行,走访村组,关爱贫困留守儿童。

37号

涂伯毅86岁

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抗美援朝一级伤残军人。“身体上的残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上的残废”,这是涂伯毅同志经常告诫自己的一句话。几十年来,他克服了精神上的痛苦和肉体上的困难,以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我省乃至全国的爱国主义传统教育事业,做了大量的工作。年,他随伤残军人演出队到北京演出,其身残志坚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受到了周恩来、彭德怀、贺龙、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度赞扬。作为革命传统教育组的主要成员,他还坚持学习,并有效地结合到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去,融汇在传统教育报告里。50多年来,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大中小学师生、解放军官兵、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作爱国主义传统教育报告数千场,受教育者达万余人次。

38号

谢召文62岁

筠连县蒿坝镇老协会长。“当你说自己是一个老协会长的时候,你要像说自己是一个男子汉一样掷地有声。”谢召文这句话震撼人心。年,他不顾糖尿病、直肠癌缠身,毅然从父亲手里接力,挑起镇老协会长这副重担。经他不辞辛劳地奔走协调,硬是把一座荒山变成了老协的阵地。为了老协更好地发展,他组织社会募捐活动,先后筹措资金万元。如今,蒿坝镇老协活动场地达50余亩,建筑面积平方米。

39号

谢吉钊71岁

武胜县关工委执行主任。10多年来,他不顾自己体弱多病,工作上兢兢业业,实现了县、乡、村(社区)、村(居)民小组关工委组织全覆盖,队伍发展到人;他发动了80%的在职干部和40%的退休人员每人结对一名生活困难或品行方面存在问题的孩子,目前全县名关心下一代志愿者结对帮教30余名困境青少年。全县建立了个村(社区)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多个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40号

廖得龙74岁

仁寿县珠嘉镇敬老院院长。在身体残疾的情况下,他以院为家,不分昼夜细心照料每位老人。他没有管理经验,便与工作人员共谋管理之道,自学形成了一套管理模式。他探索建立“以院养院”制度,调动老人们的积极性为院创收。经过多年努力,敬老院入住人员增加到人,床位使用率保持在90%以上。

与时俱进最美老人

41号

朱永明78岁

成都市人民政府退休以后便投身老年体育事业。为了让老年群众共享健康红利,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他团结带领老体协一班人忘我工作,创造性地提出了老年体育工作“借机发展,融入发展,智慧发展”的工作思路。他心怀老年群体,







































白殿疯症状初期图片
白癜风哪里看的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indianrestaurantgz.com/cjetjz/215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