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创作谈
我是一个先天不足的人。
我生长在义乌市佛堂镇一个贫穷的小村里。1976年初中毕业后,我便进了一所公社(如今称片)办的离家仅二三里远的高中班读书。那时适逢大办高中,贫下中农子弟皆可免试读书的时候。论“硬件”,那时我是完全可以进入县属普通中学念高中的,因为我父亲是大队(如今称行政村)党支部书记,由于县属高中离家有七八里远,要住校,父亲便没有截下分到我村的县属高中生指标。这大约是当农民的父母“目光短浅”的有力证据了。
我读高中时,吃住都在家里,就连每天的中午餐也都跑回家里吃,记得那时经常闹肚子痛,听人说,那都是因为吃饱了饭就赶路回校的缘故。每天放学回家,母亲总有任务布置我做,如割猪草、收麦秆、收稻秆、纺麻线、烧晚饭等。我心里明白,母亲叫我干活,并不是不想我考上大学,而是担心,若全心全意读书而没能考上大学一是会被人笑话,二是令自己失望太大。在母亲看来,考大学是到马路上捡皮夹、懒汉掘宝藏一类的事,能碰上最好,碰不上也无所谓。
幸运的是,我这个“丑小鸭”1978年应届毕业参加高考竟一举成功。我的名字一时间传遍全公社各村,因为我班70名同学参加高考就我一人脱颖而出!在我自己的村里,我更是成了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因为这一年县属重点中学毕业的“文曲星”、县属普通中学毕业的“大学生”皆高考落榜。在他俩的衬托下,我几乎成了“奇人”。
可惜的是,这份来之不易的成就感与自豪感没有维持多久,便被一张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掩盖了。因为,我的第一志愿是医科大学,师范是第五志愿,也是最末的一个志愿,当时是为了“不空着”而“凑数”填上去的。
据说,当时报考师范的人很少,只要填过“师范”的人,不管是第几志愿,一概“优先”录取。从那时起,我对“师范”就缺少好感,似乎上了“贼船”,当然也就“身在曹营心在汉”,快活不起来了。
年,我领到了每月47元(专科)的工资。有一天,小学未毕业过的伯伯问我,每月工资有多少?我如实相告。伯伯听后,叹道:“伯伯在工厂里工资还算高的,每月42元,工龄也20年了,想不到工资还不如你!看来,读书真是好。”然而,伯伯这份失落感不多久便移植到我的身上了。原因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全国工业经济快速复苏,“唯生产力论”很快占据工厂企业,伯伯的工厂奖金越发越多。没过几年,伯伯的奖金竟大大超过工资了,而且越超越多……有一天,伯伯笑着对我说:“读书读书,书读多了也就‘输’了!”
我清楚地记得,那时教师搞全县教研活动而坐在一起时,讨论最多的问题并不是关于学生、关于学校、关于教学改革方面,而是关于某某厂某某月又爆出了奖金大户……须知,当时做教师的除了基本工资外,几乎没额外收入。
我在大学里学习的专业是物理,毕业后在义乌农村高中(义亭中学)教了15年物理。由于有这段与传统文学似乎没有关联的过程,让我拥有了一般文科生所没有的财富。我热爱科学,我热爱物理,我热爱学生!我在教书的时候,是很投入的。曾经获得“义乌市优秀班主任”、“义乌市先进工作者”称号,物理教学论文在省级专业报刊多处发表、获奖。让我很欣慰的是,我教出来的学生参加高考,物理科目有得满分分的。
小说世界很精彩。其实,现实生活比小说更精彩!
下面,我想谈谈《残疾人》小说的创作过程。
改革开放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工厂、企业的快速发展,工人的经济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教师的工资基本原地踏步,导致教师的社会地位低下。当时,普遍的说法是——教师比农民要好一些。潜台词是,在吃皇粮的队伍里,教师是排在最后的。那时,男教师娶来的老婆,多数是农民。能娶到“工人”做老婆的教师,不多。
突然,有好消息传来——年9月10日,被国家设立为第一个“教师节”,以后的每年9月10日,都叫做“教师节”。报纸、电台、电视上,纷纷报道“要大幅度提高教师的待遇”,特别是得知“邓小平亲自抓教育”——“将来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让人羡慕的职业是教师”之后,老师们都很激动!记得当时,老师们饭后聚在一起,总是很兴奋地“展望未来”,特别是还没有找到对象的剩男,总觉得“仙女”就快下凡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兴奋”之后,很多教师都“回归现实”了。但是,“展望未来”在校园里已经成为一种“味精”,经常会“吊起”老师们的胃口。
“老调重弹”多了,一位年轻教师突然向大家泼了一盆冷水,说道:“如果真的出现教师地位大幅度提高的情况,教师真的成为最让人羡慕的职业,可能我们都没有书可教了!那些当官的、有权的,都来当教师了!我们这些原本当老师的人,都可能被扫地出门了!”
这位教师异想天开的“高论”,很快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我的心灵似乎瞬间被击穿了!
许多天,我的心情一直无法平静!我的灵魂一直在颤动。我想,这个题材很好,可以写一篇小说。但是,静下心来又想,这种小说即使写成了,到哪里去发表?谁敢发表?
我忽然想到,小说应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不能“直接”写,那就变着法子“弯折”写。既然真教师可以扫地出门,假教师可以滥竽充数,那么,真的残疾人也可以扫地出门,假的残疾人当然也可以滥竽充数。为了表达心中的愤怒,我在《残疾人》小说中,把“决定权”从“领导”身上剥夺了,还给了“群众”,让“领导”成为“眼睛”、“耳朵”有毛病的残疾人,让“领导”也尝尝指鹿为马的滋味。
《残疾人》发表后,得到很多文友的好评,十多年后还被人抄袭到《微型小说选刊》上再度发表。全国著名小小说作家、评论家凌鼎年专门写了评论。他说:黄克庭小说《残疾人》内容既是荒诞的,更是现实的。说荒诞,现实生活中怎么可能以投票定谁为残疾人呢?说现实的,选举的结果既出人意外,又在理在情——两位不残的头儿脑儿高票当选为残疾人。理由是,一位“公款、私款分不清”,被群众公认其为“眼睛有疾”——真所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位是“不能听下面人的意见”的,被群众认定为“耳朵有疾”——读到这里,不禁为作者的绝妙构思叫好。这篇作品,形式上有创新,把得票结果用表格方式公布,简简单单,又一目了然。可以这样说,这篇小说,乍读荒诞不经,实质极为严肃,作者的讽刺到位而辛辣,就似银针,一针深扎到穴位,酸痛至骨。
附:
残疾人
黄克庭/文
高过天主任放下茶杯,用手指轻弹了几下麦克风后,说道:“同志们,现在开始开会。我们长话短说。按照国家关于保护残疾人权益的有关规定,像我们这种单位,必须要落实两名残疾人就业这个问题。其实,我们早已落实,并超过了两名残疾人就业。可是,问题很出乎我们的意料。截至今天,我们这个单位,还没有一名同志向主任办公室申报自己是残疾人。尽管我们私下曾做过几个同志的思想工作。可是,结果还是无人来申报。同志们,这个问题,我们不能轻视!因为,安置残疾人就业是一项政治任务。我们现在无人申报残疾人,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再接受两名残疾人来就业。事实上,人,应该自知之明,要实事求是。自己身体有缺陷就应该承认!实事求是嘛。人家都是有眼睛的。大家都是看到的。怎么能够避讳呢?不过,现在提倡搞民主。谁是残疾人,不能由领导说了算,要由大家来定。所以,我们决定开今天这个会。也就是说,我们今天这个会,主要是解决我们这个单位有没有残疾人,和谁是残疾人这两个问题。我们行政会议已经讨论过了,决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来解决以上两个问题。我相信,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群众是最公正客观的。下面请徐达标书记安排无记名投票的有关事宜。”
徐达标书记接过麦克风,说道:“我们单位共有工作人员一百三十四人。今天实际到会的人数是一百二十八人。缺席六人。其中一人产假,一人是切胃住院,二人出差在外,二人不知去向。为了公正、客观和提高透明度,我们决定当场检票。检票人员由抽签决定。必须说明的是,这次无记名投票,结果不论如何,我们都必须接受。因为这是民主评议的结果。下面我先讲一讲如何填写选票的问题……”
会议程序按预定方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抽签选出四名检票人员。
由检票员向大家发选票。
大家按规定认真填写选票。
检票员收票。
检票员数票。
检票员检票。
检票员公布检票结果如下:
按得票数排列:
姓名
得票数
残疾部位及说明
高过天
眼睛,公款、私款分不清
徐达标
耳朵,不能听下面人的意见
金林清
38
左腿,因偷盗跌断
钱小刚
29
右手食中两指,被赌友砍去
李巧妹
28
舌头,被情夫咬断
傅友红
28
左脚,因拐骗幼女被打断
(原载《北京文学》年第4期)
导读:文章贵在创新。这篇作品,把立意(残疾)的外延和内涵都进行了拓展,增加了思想深度;形式上有创新,把得票结果用表格方式公布,简简单单,又一目了然。可以这样说,这篇小说,乍读荒诞不经,实质极为严肃,作者的讽刺到位而辛辣,就似银针,一针深扎到穴位,酸痛至骨。
黄克庭
笔名放松、方言。年生。浙江义乌佛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义乌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义乌市第八、九批拔尖人才。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物理系。年至年在义乌市义亭中学任教。年以后从事编辑工作。年任文学季刊《三月》副主编。年开始发表作品。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出版有十多部专著:《白开水》《放松作品》《凤亭豆腐干》《在马路上奔跑的鸡蛋》《梦幻时代》《逃离地球》《证词》《小山村的眼睛》《女儿的答案》《有支钢笔丢不了》等。
小说作品见于《文艺报》《北京文学》《小说月刊》《中国儿童》《小说界》《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杂文选刊》等全国各地多家报刊杂志。多次获得该领域的国家级奖项。
小说《老许》入选《语文/八年级(上册)阅读训练》。小说《忏悔》和《残疾人》入选《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五辑)·微型小说卷》,从而进入中国文学史。
小说《残疾人》入选土耳其安卡拉大学教材《汉语阅读教程》。小小说集《逃离地球》,列入“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丛书,被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图书馆收藏。
小说作品集《梦幻时代》入选“中国小小说典藏品(第五辑)”;黄克庭被授予“新世纪小小说风云人物榜·新36星座”。
小小说集《在马路上奔跑的鸡蛋》入选“青少年素质读本”,被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获誉“中国小小说50强”,获年冰心儿童图书奖。
微型小说集《小山村的眼睛》,获第23届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优秀图书评选一等奖。
年7月,获《小说选刊》双年奖(-)。
《凌鼎年微型小说28讲》正式出版
世界华文微小说研究会秘书长凌鼎年的第48本集子《凌鼎年微型小说28讲》,年12月在光明日报出版社正式出版。
该书由游读会全球推荐。全国各地新华书店有售,当当网、京东网、亚马逊网、淘宝等有邮购。每本定价39.80元。
《凌鼎年微型小说选》出版
作家网副总编、江苏太仓市作家凌鼎年的《凌鼎年微型小说选》年12月在光明日报出版社正式出版。
法治微小说集《正义的力量》出版发行近日,由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秘书长、江苏太仓市作家凌鼎年,与顾潇军合作主编的《正义的力量——第三届“光辉奖”法治微小说大赛作品精选》在中纪委旗下的中国方正出版社正式出版,各地新华书店有售。
请您动动手指转发一下,我们的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谢谢!
为了繁荣精短文学事业,培养精短文学创作人才。文学爱好者可将个人习作上传至北京精短文学 编:王培静
执行主编:赵永强
投稿邮箱:
QQ.宁夏白癜风医院国庆告白中科白癜风换肤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