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节税方法10个节税技巧15分钟前更

会计实务中,企业可以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及所处的市场条件与环境的变化,选择合适的筹划思路和节税手段,最大限度地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增加企业的税后利润。本文总结税收筹划实践,归纳了以下几种方法,供企业参考。

1、选择企业投资类型法。

  税法对不同类型企业列举了不同的税收优惠规定,所以企业投资类型如何也会影响到企业的税收负担。如果企业能够根据发展目标科学选择企业类型,也可以巧妙地减轻税收负担。一般来说,企业在发展扩大初期会以分公司的形式扩展业务,因为分公司不是企业独立法人,在利润率较低的初始阶段,可以将其经营状态统一归到总公司,由总公司负担其取得的经营利润所应承担的纳税义务,这样可以为分公司争取保留更多的资金用于业务开展和市场开发,增强其生存能力。而当分公司经营进入生命周期的稳定经营阶段之后,有了自己稳定的经营收入,能够承担税收费用,就可以将其过渡到子公司形式,逐渐实现企业集团的扩张。在现实中,很多企业会利用企业分立来节税,道理是一样的。企业在不影响企业正常业务的前提下,分成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新企业(通常是把较大税率的企业分成两个或更多的较小税率企业)之后,可以通过降低适用税率等级,直接缩减纳税额度,从总量上减少纳税数额,而且分立公司的纳税费用将直接减少企业利润,达到合理节税的目的。

2、选择企业投资产业法。

  一是产业或行业选择。我国为鼓励某些特殊产业和行业的发展,制定并实施了很多特殊的税负减免制度。比如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残疾人福利机构提供的养育服务,免交营业税;安置“四残人员”占生产人员35%以上的民政福利企业,其经营属于营业税“服务业”税目范围内(广告业除外)的企业,免交营业税。这对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来说,极大地减轻了税收负担。所以投资者可以研究国家的税收政策导向,分析比较生产型企业和非生产性企业不同的税收优惠,综合考虑企业总体负担,做出最佳的投资选择。二是地区选择。我国税法中很多税种都根据企业经营区域制定税率,等级差异明显。如果企业在经济特区、沿海城市经济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地区,开设生产经营、服务型企业或从事高新技术开发都可以享受较大的税收优惠。企业税务人员应该十分熟悉税法和其他法规的详细规定,进行科学的市场分析,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规划,尤其是对或有成本进行较为全面的预算,做到合理节税。

3、统筹安排成本费用节税法。

  企业的成本费用来自很多环节,涉及复杂的利益关系。如果能够对企业的成本费用项目进行合理的核算与组合,使其达到一个最佳值,也可以有效地减少纳税数额甚至不纳税。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材料或存货成本核算与折旧计提的调整。企业一般会为了防止市场的价格波动和供应风险而提前预计生产过程所需的材料,做适量的储备。但原材料购入价格会随市场波动,进而影响存货成本或销售费用。当市场价格处于变动状态时,如何核算材料费用会影响企业总体成本费用,进而影响应纳所得税。企业生产经营中固定资产折旧也是大额成本费用支出,不同的折旧方法对企业也产生不同的税收影响。企业一般会选择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加速折旧,造成累进税制下纳税额的差异及纳税义务承担时间的差异,从而为企业获得资金的时间价值,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还有些企业利用预提费用转移税负。我国会计制度规定,预提费用不需要以正式支付凭证为依据入账,待实际发生费用时再从预提费用中列支。所以,企业可以在遵守会计制度的前提下,确定合理的计提范围和计提标准,统筹规划当前的产品成本和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调整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减少应纳所得税。但该种方法对企业财务人员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如果处理不但,会出现逃税与漏税等违法行为,企业应该谨慎使用。

4、选择合理的会计处理方法。

  税务筹划需要规范和合理的会计处理程序。比较来看,会计基础工作越规范的企业,越容易清晰地界定合理节税的界限,准确地确定节税范围,顺利地实现降低企业纳税总额的目标。而且依赖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而制定的纳税筹划方案往往也更加有效,比如购建固定资产的利息资本化处理、费用摊销期间的确定等都可以调整经营利润与费用总额。因为纳税义务是在会计业务完成之后核算的,所以如果会计业务本身能够正确合理,那么筹划方案可以从各个可能的角度科学安排总体税负,使整个纳税行为更加合理。

5、安排纳税申报过程实现节税筹划。

  我国税收体系中的很多税种都允许企业根据实际经营能力和具体需要选择纳税申报方式,或按年计算、分月或季预缴,或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方法比较灵活。很多企业就可以通过合理安排生产和销售任务,对关键的销售项目或提供的服务人为安排,合理调整其确认收入时间,统筹规划,使得在年度内的前些月份多列支费用、少发生收入,相反在后一些月份少列成本费用、多发生收入,利用时间差达到递延纳税的目的,取得货币时间价值。此外,因为纳税行为涉及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两者之间的关系恰当与否对纳税行为也有很大的影响。企业不应该将税务部门和税务人员放在企业利益的对立面,首先应明确依法纳税是企业应尽的义务,然后正确处理与征税主体的关系,加强与税务部门和人员的沟通,及时了解政策变化和税收政策的行业导向,通过税务人员讲解政策修订内容获得更多的合理节税的思路,即做到依法纳税,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又能够合理节税,增加企业的税后利润。

5,6,7,8,9,10的方法,是采用园区优惠政策来支持执行,具体细节请单独沟通。

企业节税策略一览表


转载请注明:http://www.indianrestaurantgz.com/cjetjz/1015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