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奋斗者李万春90后乡村教师的

全国白癜风医学高峰论坛 http://pf.39.net/bdfyy/zqbdf/170425/5330606.html
在黔南州平塘县者密镇六硐村六硐小学,有一位90后乡村女教师——李万春。提起她,村民都赞不绝口。自年入职以来,李万春长期担任班主任、教育扶贫资料员等职务,任劳任怨。“在这里,我不仅和孩子们品尝到了许多从未见过的野果,更是收获了许多特殊的友谊。看到学生们健康长大,村民们对我的信赖不断加深,我觉得这样的生活也是一种幸福。”李万春说。▲李万春(左)上门教学生读书认字年,全国各地吹响脱贫攻坚战役号角,李万春主动请缨,放弃了自己本就不多的休息时间,积极投身到扶贫事业。每天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后,她便马不停蹄地赶往扶贫一线,入户走访座谈、宣传政策、访贫问苦、摸实贫困户资料,完成一项又一项的资料更新。上课—下课—前往扶贫一线—夜深回家—批改作业—准备第二天的课程—整理当天扶贫资料,这种工作方式成了她循环往复的工作常态。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对于贫困户来说,固有的思想和观念是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上面出台了什么扶贫政策,贫困户是一头雾水或者漠不关心的。为此,李万春一早就给自己开起了“补习班”。对于相关扶贫政策,她总是第一时间吃透政策内容,做好笔记,遍访贫困户的时候再将这些政策用浅显易懂的语句不厌其烦地解读给贫困户听,直到贫困户理解搞懂。贫困户笑着说:“李老师比村里的广播还管用。”▲李万春(右)走访贫困户同时,李万春还针对贫困户不同的家庭情况,为他们制定具体帮扶措施。对于有务农意向的贫困户,她积极联系村里有关部门,争取参加各类农技培训数次;对于有务工意向的贫困户,她联系有招工意愿的企业和部门搭建“桥梁”,帮助贫困户摆脱“就业无门”的窘境。平塘县六硐村贫困户张大强多年来因身体原无法从事重体力活,导致思想比较倦怠、不愿改变现状。李万春知晓情况后,每天上门不知疲倦地一遍又一遍地对其进行开导劝解,鼓励他克服“等、靠、要”思想,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一步步前进,一步步改变。改变在悄然发生。经过一段时间开导后,张大强从一开始的不愿理解、不愿改变到后来主动询问自己能找到什么工作,希望能靠自己双手改善家庭状况,改变自己的人生。在李万春的帮助下,他成功找到了一份护林员的工作。“李老师很有耐心,如果没有她的坚持,就不会有我今天的好日子,真的非常感谢她。”张大强感激地说。“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李万春说,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必须智随志走、志以智强,才能激发活力,形成合力,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贫困的土壤。年,在看到平塘县教育局关于对残疾儿童进行送教上门的工作安排文件后,李万春主动申请成为给适龄残疾少年儿童送教上门的专职教师。课前她精心设计一对一的针对性教学计划、教案,提前准备教具,学习康复训练方法等。课后写反思,整理资料,把送教上门活动做到极致。对于孩子们来说,上李老师有趣儿的课,收到李老师的小礼物,成为他们每周最大的期待。暑去寒来,在一年半的时光中,她一节不落地完成残疾儿童的送教上门服务,共计达课时。得到家长的认同和学生的喜爱。战贫刻不容缓。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李万春又担负起学校教育扶贫资料员的工作职务,负责整理各类扶贫资料,收集各网格员教师上交的就读信息、就读证明、资助佐证等教育保障材料、开展教育扶贫的工作情况、文字、图片资料,统一按时报送中心校。▲李万春帮助残疾儿童做康复锻炼“李万春工作十分拼命,每天进行各类数据的收集,各类信息的发布,各类表册的上报,指导网格教师填表和核实数据,为确保第一手数据的精准,她经常独自在学校加班整理资料到凌晨。”张万春同事介绍道。一次次努力和付出,一次次奋战一线,当初那个穿着平底鞋,戴着遮阳帽的小姑娘,如今已经成为了脚穿雨靴头戴草帽的“大村姑”,六硐村村民早已视她为“自己人”。“扶贫永远在路上,作为一名基层扶贫一线教师,今后她将以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的工作态度,继续服务好村里的群众,让更多孩子可以用知识改变命运。”李万春坚定地说。来源丨天眼新闻覃淋编辑丨龙乙洁责编丨李文娟审核丨侯清华


转载请注明:http://www.indianrestaurantgz.com/cjetjy/937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