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残疾人特殊生活困难和长期照护困难,国务院决定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出台了《关于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意见》。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文件明确了要对低保家庭残疾人因残产生的额外生活支出进行补助(有条件的可纳入低收入残疾人及其他困难残疾人);
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文件要求对重度残疾人因残产生的额外长期照护费用予以补助,对象为一、二级且要长期照护的重度残疾人(有条件的纳入非重度智力、精神残疾人或其他残疾人)。
这两项补贴是通过残疾人本人或者委托他人向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民政部门提交书面申请,届时要提供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和其他材料。
补助资金有月发、季度发、半年发等方式,有的地方发放现金,有的地方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进行。补助标准是由各省根据经济情况自行确定的,如果有符合条件的而且想申请的话可以去当地残联或者民政部门咨询一下。
残疾人两项补贴和每个残疾人朋友息息相关。
那么,年,残疾人两项补贴有哪些重大变化呢。
1、两项补贴信息系统启动,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全国联网
民政部、中国残联(12月12日)启动了全国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系统,今后全国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信息将全国联网并实现动态监测,提升精准发放水平。
全国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系统采取数据大集中方式管理,可支持部、省(区)、市、县、乡五级的使用与管理工作,系统与残疾人口数据库实现数据实时共享,具备补贴申请、审核、发放、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
2、更多地区将进行两项补贴“清理认定”
民政部要求,各地要加强残疾人基本信息的动态更新管理,对于困难程度残疾等级变动,户籍变迁等原因导致补贴资格发生变化的,要及时反映到信息系统中,并按程序规定予以处理。要健全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审核和衔接的制度,借助残疾人口数据库比对,严格申请审核管理,对于补贴申请的异常情况要及时预警,有效甄别发放错误,提升精准发放水平。
解读“残疾人两项补贴”怎么清理?如何认定?(湖南省为例!)
两项补贴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离高质量发展还有一定差距。比如,有的政策宣传不到位,部分残疾人对象不知晓、不了解“残疾人两项补贴”;残疾人证发放把关不严;资金发放不及时,大部分县市区按季发放,甚至半年发放;动态管理不及时,有死亡、异动的对象仍在领取补贴的情况。
这些,都要求开展清理认定工作。清理认定工作三大重点。
第一、看残疾人证发放是否精准
对已发放的残疾人证进行全面清理和识别,加强残疾人残疾等级的鉴定工作,特别是残疾程度与评定的残疾等级明显不符的,在卫生计生部门重新鉴定后,根据鉴定结果重新办理“残疾人证”。对死亡、户口迁出的,要及时注销和办理迁移手续。
第二、享受两项补贴对象是否精准
符合两项补贴条件,又符合老年、因公致残、离休等福利性生活补贴(津贴)、护理补贴(津贴)条件的残疾人,可择高享受其中一类生活补贴(津贴)、护理补贴(津贴),但不能叠加享受;享受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政策的残疾儿童不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领取工伤保险生活护理费、纳入特困人员供养的残疾人不享受两项补贴。对因死亡或迁移、康复脱残、残疾程度与评定等级不符、重复享受政策等不符合相应条件的,即时停发补贴。对符合享受条件但未享受两项补贴或者残疾人等级未鉴定导致“应补未补”的,由残疾人自愿申请按程序纳入补贴范围。
第三、补贴是否按标按时发放
按照重点民生实事要求,提高两项补贴标准。信息公示和档案管理也是清理认定的重要内容,两项补贴档案实行一人一档,%公示到位。总之,符合条件的残疾人要做到“应补尽补”,不符合条件的坚决清退,停止发放。
3、更多三四级残疾人拿到补贴
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但是三四级残疾人经常反映,自己没有领过任何补贴,问同样是残疾人,为什么领取补贴的差距那么大?
那么,三、四级残疾人到底能不能领两项补贴呢,今天就和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请看两项补贴的条件:
属于低保家庭中的残疾人可以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
残疾等级为一级、二级且需要长期照护持续时间达6个月以上的重度残疾人可以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这就是说,目前大部分地区只有低保家庭,或者重度残疾人才能享受到两项补贴。
如果三、四级残疾人是低保家庭,那他就可以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但是不能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如果三、四级残疾人不是低保家庭,那他就不能享受两项补贴,这也是三、四级残疾人抱怨自己从来没有领过任何补贴的原因。
好在,国家也渐渐意识到三四级残疾人的身体和生活困难,两项补贴渐渐开始扩大范围。
有11个省份将生活补贴对象扩大到无固定收入、低保边缘户、低收入家庭、重残无业、一户多残、老残一体、依老养残等困难群体;有的地方甚至实现了残疾人生活补贴全覆盖;
5个省份将非重度智力和精神残疾人纳入护理补贴范围。
年中国残联多次表示,推动建立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扩大覆盖人群。
这表明,年将会有更多的三、四级残疾人朋友纳入两项补贴。
把三四级残疾人纳入两项补贴,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4、残疾人两项补贴逐步统一按月发放
民政部副部长高晓兵: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地方对残疾人两项补贴按季度甚至按年发放的情况,系统上线后要逐步落实国务院的要求,按月发放,要依托信息系统开展两项补贴定期复核和随机抽查制度。
残疾人两项补贴,当月申请当月计发(山西省为例)
残疾人朋友可能会有这样的困惑,自己已经申请了两项补贴,但不知道何时发放,多久发一次,有没有中间环节克扣补贴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山西省出台了管理办法,规定残疾人两项补贴当月申请,当月计发,而且明确规定了中间资金发放环节,确保资金如实发到残疾朋友手中。
两补资金按照“当月申请,当月计发”的原则,由县级民政、残联部门按月发放,于每月10日前发放到户。
金融服务不发达地方的农村两补资金也可以按季发放,于每季度初10日前发放到户。两补资金实行社会化发放,由县级国库部门通过银行、信用社等代理金融机构,直接支付到补助对象账户。
社会化发放确有困难的,可由县级财政将两补资金拨付同级民政、残联进行发放。对于集中供养的补助对象,两补资金统一支付到供养服务机构。
县级民政、残联部门为救助家庭或个人在代理金融机构办理接受两补资金的账户,原则上依托社会保障卡、惠农资金“一卡通”等渠道发放补助资金,代理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救助家庭或个人收取账户管理费用。
这意味着,残疾人不仅可以及时拿到两项补贴,而且也不必担心中间环节克扣补贴资金。
5、两项补贴补贴提高
国务院要求推动建立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从民政部获悉,自年1月1日全面实施以来,我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两项政策发放工作已基本实现区县全覆盖,分别惠及0多万残疾人,累计发放资金近亿元。
23个省份在省政府贯彻落实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具体实施办法,细化了补贴对象、补贴标准、申请审核、资金发放、政策衔接等内容。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地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普遍在贯彻实施的意见中明确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部分省份还建立了动态增长机制。
从生活补贴标准来看,有22个省份处于每月50元至80元之间,10个省份达到或超过每月元。
从护理补贴标准来看,有18个省份处于每月50元至80元之间,14个省份达到或超过每月元。
为了贯彻国务院的规定,民政部、中国残联将推动各地进行两项补贴标准调整。
内蒙古
内蒙古民政厅、内蒙古财政厅日前下发《关于提高几项民生补助标准的通知》明确,从年1月1日起,自治区提高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
据悉,自年1月1日起,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元,即在原每人每月80元的基础上增加20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元,即在原每人每年元的基础上增加元。提高标准所需资金由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区)财政分级负担。(来源:内蒙古晨报)
山东
年,山东44.7万人领取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81.2万人领取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自年起,两项补贴将进一步提标扩面。
全省残疾人证办理效率明显提高,残疾人办证数量明显增加,截至年底,全省已办证残疾人数量由年初的万人上升到万人,较去年提高了4.5个百分点。(来源:大众日报)
江西
记者从年全省残联工作会议暨全省残联改革工作部署会上获悉,我省城镇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每月分别提高至60元、70元。
年是全省“残联改革年”。省残联将聚焦打造残联组织服务品牌和残联改革发展,凝心聚力打好残疾人脱贫攻坚战;继续推动提高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和覆盖面,确保把所有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作为单人户纳入低保。(来源:江西日报)
广西
自治区民政厅、残联、财政厅联合下发通知,从年1月1日起,提高全区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以下简称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并扩大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对象范围。《通知》指出,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助力全区脱贫攻坚,加快残疾人全面小康进程,经自治区政府同意,提高全区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分别由现行的每人每月5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80元。在此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适当提高补贴,具体标准由当地民政局、残联和财政局研究提出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执行。(来源:广西日报)
佛山
提高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困难残疾人补贴标准不低于元/人月,同比增长33%;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不低于元/人月,同比增长25%。落实儿童福利保障工作,孤儿养育标准提高到0元/人月,同比增长11%。(来源:南方网)
河南
河南省民政厅刚刚传来好消息:截至12月27日,全省个县级单位(含工区、示范区、管理区、高新区、开发区等)圆满完成全年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发放任务,下发资金15亿多元,惠及万多名残疾人,其中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76万多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96万多人。
据了解,郑州、平顶山、汝州、兰考、固始、信阳新县等地还根据实际情况,提高了残疾人两项补贴保障标准;
巩义、汝州以及濮阳的濮阳县、南乐县等地还将建档立卡的贫困残疾人纳入了生活补贴范围,进一步完善了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助推了残疾人脱贫攻坚,提高了广大残疾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广州
记者符畅通讯员廖培金报道:近日,广州市民政局、广州市财政局、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制定印发《关于明确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通知》),对广州市残疾人两项补贴的对象范围、退出条件、监督机制、资金管理等方面工作进行明确和规范。
明确两项补贴发放对象
《通知》明确,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对象包括:本市低保家庭、低收家庭中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的残疾人;本市低保家庭、低收家庭中持有伤残人民警察证的伤残人民警察;本市低保家庭中持有残疾军人证的残疾军人;持有本市第二代残疾人证且本人前12个月月均经济收入低于当前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的1-2级的残疾人或3-4级的精神智力残疾人。
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对象包括:本市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且残疾等级为1-2级的残疾人和3-4级精神、智力残疾人;本市持有1-4级残疾军人证的残疾军人和持有1-4级伤残人民警察证的伤残人民警察。
《通知》明确同时持有残疾人证、残疾军人证和伤残人民警察证不得重复申领两项补贴。
残疾人身份发生变化的次月起停发补贴
《通知》还对补贴退出条件进行明确。已享受两项补贴的残疾人,在本市范围内发生户籍迁移的应在户籍迁入地重新申请。区民政部门会同残联部门要指导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主动与公安、老干等部门联系,每月从有关部门获取残疾人身份变化信息,与残疾人发放名单进行对碰,确保发放对象数据准确。
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纳入市、区民政部门年度部门预算,区民政局会同区残联,每半年对补贴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复核,并将两项补贴资金发放使用情况每年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应补尽补、应退则退的动态管理工作。
甘肃
近日,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通知》,对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作了进一步完善。
《通知》对我省现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对象范围作出调整,自年1月1日起,在重点保障需要长期照护的一、二级重度残疾人的基础上,扩大到所有一、二级重度残疾人。即将之前未纳入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对象范围的一、二级残疾人中的听力、言语一级(含最重类别为以上两种的多重)和肢体、视力、听力、言语二级(含最重类别为以上四种的多重)纳入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范围,补贴标准每人每月50元。残疾人两项补贴实行自愿申请原则。
青海
据悉,青海省出台《关于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实施意见》,实施“两项补贴”制度以来,已为16.93万人(次)重度残疾人累计发放护理补贴2亿元,覆盖面达98.74%;为33万人(次)重度残疾人和8.62万人(次)中轻度残疾人累计发放生活补贴4亿元,覆盖面达持证残疾人的90.85%。
此外,制定出台《关于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实施意见》《青海省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实施细则》,为本省户籍的低收入家庭中的残疾人、本人无固定经济收入的重度困难残疾人和中轻度困难残疾人分别给予每人每月元和50元的生活补贴;为具有本省户籍的重度残疾人发放每人每月元的护理补贴。
以上就是关于两项补贴的最新消息,年,相信会有更多的两项补贴的好消息,我们平台也会及时进行推送,请大家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