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蒸湘区送教上门温暖适龄残疾儿童

“我们会为残疾儿童建立专门的工作档案,针对他的身体情况、成长记录等实施个别化教学设计。”7月26日,市民胡某接到接到蒸湘区教育局关于落实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情况核查的电话,听了工作人员对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融合教育的解读,他心中倍感温暖。据悉,今年秋季新生入学,蒸湘区一共有18名残疾儿童已到义务教育阶段,该区立足实际,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将“特殊儿童”作为服务对象,为生活不能自理的重残儿童持续开展“送教上门”,为留守儿童提供适合的成长课程,充分保障了特殊儿童受教育的权益,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好实事。(蒸湘区西站路小学教师到残疾儿童李某家中开展送教活动)一支队伍:凝聚爱心,提升技能据了解,蒸湘区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助学支教志愿服务队。全区名教师%注册为“衡阳群众”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次,其中,为全区17名适龄残疾儿童送教次。自启动蒸湘区“百千万‘艺术童伴’”项目以来,先后推进两批共8所示范点(含市级示范点)学校分别确定了“美术‘掐丝珐琅画’+音乐”、“书法+音乐情景剧”等艺术教育特色项目,扎实推进全区未成年艺术教育,积累“蒸湘经验”。该区“百千万‘艺术童伴’”成员单位和各级文明单位、文明校园等积极参与,发动助学支教志愿服务教师名,为全区名留守儿童建档立册,送去艺术支教80余次,投入资金24.6万用于改善示范点学校基础建设,在春节、六一、开学等节点送去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慰问物资40余万元。(大立实验小学教师对鸡市小学学生送上葫芦丝课)一张清单:量身打造,因材施教蒸湘区各学校将“送教上门”服务对象列入学籍统一管理,做到“一生一档案”、“一生一清单”。送教老师们本着注重发展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潜能,针对“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残疾类别,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有计划、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运动、感知、语言交往能力等方面的训练。以游戏的形式为主,玩中学,让孩子感受快乐,感受被爱。(蒸湘北路小学党员教师到残疾学生家中送教上门)一份合力:家校携手,共育共赢为充分发挥家校合力,蒸湘区教育局组织全区户家庭,名家长注册“衡阳网上家长学堂”,制定家校学习计划,线上收听《安全教育课:如何保障孩子的暑假安全》、《法律专家权威解读修订版未成年人保护法》、《ABCD四步陪伴发,孩子积极应对考试》和《创造良好亲子关系,拒绝“监工式”陪伴》等讲座,努力构建家校协同育人体系,通过多种方式实施家校共育,将家长教育作为助推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步入一个真正“共建、共治、共享”的时代。“送教上门”是一项长期又艰巨的特殊教育工作,蒸湘区将不断提升学校服务能力,着力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开发实践,凝聚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合力,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平安、快乐成长。(黄珺)


转载请注明:http://www.indianrestaurantgz.com/chetsh/897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