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泗水残联实施有技能培训工程夯

今年以来,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创新服务残疾人思路举措,实施有技能、有信心、有工作、扶持创业“三有一扶”工程,引导残疾人强技强能、自信自强、就业创业,积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共享文明发展美好生活。

围绕让更多残疾人获得丰富的职业技能,泗水县残联实施“有技能”培训工程,对有培训需求的残疾人做到“应培尽培”。

打好“载体”牌,实现残疾人技能培训“高平台”。深化与县内县外培训机构合作,配齐配强培训师资力量,加大投入,健全完善培训+推介+就业体系,打造一流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打好“免费”牌,实现残疾人技能培训“零门槛”。县财政每年列支残疾人专项培训资金,并加强县残联与县人社局联动协作,将残疾人专项培训资金与劳动技能培训资金整合使用,充分保障残疾人培训资金需求,实现了残疾人培训期间交通、住宿、生活、学习全免费,免费培训残疾人人次。

打好“结合”牌,实现残疾人技能培训“精准化”。针对残疾人特点和技能需求,结合当地产业特色,每期培训班都精心制定《培训实施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及时开设电商、养殖、中式面点制作等课程,切实让参训学员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目前,已开设残疾人培训课程5大类、14项。

打好“灵活牌”,实现残疾人技能培训“多渠道”。采取送教下乡与基地培训相结合方式开展技能培训,对参加培训残疾人数量多的镇街,在镇街驻地举办培训班,组织基地师资送教下乡,方便群众就近接受培训;对参加培训残疾人数量少的镇街,将学员集中到基地进行封闭培训。

打好“如康牌”,实现残疾人技能培训“家园化”。采取“1+2+14”工作法,即县残联总牵头,县内县外培训机构筛选合适项目,14个如康家园齐动员,发挥本地特色,采取线上+线下、集中培训与分散进车间、进厂房学习的方式,培训学员余人,选取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项目进行培训,目前已有仿真花、太空泥、电商、柳编、玩具制作、手套、儒陶、包装等项目,实现了家门口培训、家门口就业、家门口增收。

来源:泗水县残联




转载请注明:http://www.indianrestaurantgz.com/chetsh/873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