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风采录浙江温州轮椅上的创业者十余

编者按

“一个人活着总要有梦想和一往无前的精神,千百个模范汇聚的波涌,一定会在千百万人心中激起浪花,迸发出更加壮阔的力量。”让我们继续跟随《自强风采录》和《助残风尚志》栏目,走近这些个人和集体,一起感受他们的风采。

杜志文与两位残疾员工聊天。 吴剑 摄这几天,杜志文正在帮助一位残疾员工办理社保手续。作为一名轮椅上的创业者,这是他忙碌生活的日常状态——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帮助更多残疾人增收致富,这条路他已走了10余年。年,杜志文出生在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仙岩街道岩一村的一个农民家庭。3岁时,他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残疾,失去正常行走能力。   汽摩配是温州的传统产业,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屈服于命运的杜志文刻苦学习相关技艺,在家人的支持下自主创业开了一个摩配厂,主打产品为摩托车后视镜。“当时没有怕,自己给自己打气,想着只要努力,就可以改变现状。创业之路充满艰辛,但我咬牙坚持了下来。”杜志文说。   由于杜志文严格把关产品质量,生意也慢慢有了起色,从未出过远门的他开始坐着轮椅全国各地“跑”。   年,在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的形势下,他将目光放在摩托车改装件产品的研发生产上。这一决定,让企业逐渐走上规模化发展道路。而经过20余年的发展,杜志文创办的企业如今拥有数十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实现工业总产值多万元,产品出口至东南亚、南美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   或许是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为别人撑把伞。   “一路走来,我受到很多人善意的关心和帮助。现在我具备一定条件了,更有责任去帮助有需要的人。”杜志文介绍说,年以来,自己陆续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一些肢体残疾的,就安排他们当话务员;言语残疾的,就安排做一些手工活儿。我们根据他们的身体状况安排岗位,且与健全人同工同酬。”   遇到有困难的残疾员工,杜志文总是尽其所能给予帮助——帮残疾员工办理退休、社保手续,安排其家人就医,借钱给他们缓解家庭开支紧张……10余年来,杜志文企业的残疾员工占比一直保持在30%左右。   “他就像我们的‘老大哥’,大家有什么事情都喜欢找他说,他都会想办法帮我们。”一名与杜志文共事多年的残疾员工表示。   在杜志文看来,只要肯努力,生活总会越变越好的。他也不忘在工作间隙给残疾员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杜志文介绍说,在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后,许多残疾员工的家庭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公司的全职残疾员工平均月收入超过元,做得好的能超过元。   此外,为帮助更多的残疾人、更规范地帮助残疾人,杜志文于年出资30万元成立“瓯海区仙岩宇星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现名:“仙岩街道残疾人之家”),为智力和肢体残障人士提供生活照料、文化娱乐、康复保健、辅助性就业等,至今已成功帮扶近20名残障人士。   杜志文透露,接下来,自己打算拓展公司产品的互联网销售渠道,打造一个残疾人电商团队,帮助更多残疾青年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小编点评

出于自身原因,杜志文能感同身受,更加清楚残疾人要自强不息、勉力奋斗。凭毅力在事业上逐步获得了一定成就后,他回馈社会,帮扶残疾人就业,让每个生命精彩绽放。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艾伯宁

审核:张雪飞、张競丹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为积极回应社会及广大残疾人的关切,中国残联“两微一端”融合了新闻发布、网上服务、互动交流、听取意见等内容。“两微一端”将为残疾人朋友提供更及时、更充分的信息服务,成为各界朋友了解中国残疾人事业的有效平台和透明窗口。篇原创内容


转载请注明:http://www.indianrestaurantgz.com/chetsh/858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