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年起被确立为许昌市0到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的定点医疗机构,几年来,他们细致周到的服务为当地残疾儿童康复提供了良好支撑。而新近出台的《河南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也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好地政策性支持。
在位于医院儿童康复病区的运动康复训练室内,今年4岁的王诺一正在康复师的帮助下训练腿部肌肉,陪伴他一起康复的诺一爷爷王振堂告诉记者,诺一半岁时被发现患有脑瘫,此前由于不了解康复救助政策,家人带着诺一先后在医院检查治疗,高昂的治疗费用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王诺一的爷爷王振堂告诉记者:“为了给孩子看病,一家人花了十来万,家里都被这个病折腾穷了。”
去年春天,许昌市残联的工作人员到襄县基层入户筛查0到6岁残疾儿童康复需求时,发现诺一符合0到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项目的要求,在征得家人同意后,去年五月份,许昌市残联联系当地的定点康复机构——医院,为诺一办理了入院手续。
王振堂说:“医院把我们亲自接来,安置得很好,康复也很尽心。医院这样的政策,我们已经没有能力帮助孩子进行康复了。”
医院需要接受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理疗、中医按摩等多种康复项目,每月花费大概在一万元左右,参加新农合报销后剩余部分由0到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的元救助资金填补,在以前,救助资金用完后,诺一很可能因为救助名额的限制无法继续享受资金补贴。
王振堂:“我就说我们真的挺幸运,正好赶上这个政策,要是按照以往的政策,我们就该回家了,没办法继续康复了。”
王振堂所说的政策,是最近刚刚出台的《河南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根据实施办法,对有康复需求的0到6岁残疾儿童的救助由项目性的临时康复变成了制度化的保障康复,做到应救尽救,贫困优先,来自城乡最低保障家庭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小诺一正是实施办法首先要保障的群体,因此,尽管目前许昌市的具体实施细则还没有确定,小诺医院接受连贯性的康复治疗。
王振堂告诉记者:“现在孩子已经会爬行了,还能拉着扶手站立起来了,原来这些事都是做不成的,康复效果很明显。”
对此,医院医生、诺一的主治大夫李卫锋解释说:“关键是要坚持治疗,一般坚持半年到一年,从疗程上一般效果是比较好的。诺一伴随有癫痫,效果稍微慢一点,相对来说病程长,疗效显慢。不过国家有这个资助的好政策,对孩子来说,等于增加了康复机会、加强了康复效果,对他家庭来说,也可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为了精确掌握基层残疾儿童康复需求,使政策能够落到实处,真正实现残疾儿童“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按照实施办法“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许昌市残联每周都会组织定点康复机构的工作人员去基层入户筛查残疾儿童康复需求,在筛查中他们发现,不少家庭都因为一户多残等原因,无法陪护残疾儿童接受康复服务。禹州市花石乡白南村的杨夏安家就是其中之一。杨夏安两岁的女儿小艳艳因为脑瘫被评定为肢体二级残疾,而他的的妻子赵俊霞是智力二级残疾,日常生活需要专人照顾。
杨夏安说:“家里有两个残疾人,我整天都发愁。既要照顾她妈妈,还要照顾孩子。又忙又顾不过来,对孩子的康复也不好。”
医院院长王晓莉考虑到了多残家庭的困难,她告诉记者:“为了照顾这样的家庭,医院专门开设了一个病区,不需要患儿的家长进行陪护,医院请来了护工,让护工来照顾这些孩子的衣食住行,然后由我们的医护人员来照顾他们的治疗。只有这样,才能让多残家庭的孩子在这里专心接受康复救助。”
去年,在许昌市残联的支持下,医院推出了托管病房,由医院自筹资金聘请护工,负责残疾儿童的衣食起居和康复陪护,经过磨合,托管病房和康复治疗部门之间形成了联动机制,残疾儿童每天从起床吃饭到接受康复治疗都有专职护工陪同,首批入住病房的三名残疾儿童顺利接受了康复服务。为了让杨夏安的孩子尽早康复,1月10日,医院的医护人员再次来到杨夏安家里。医院医生李凯耐心向杨夏安解释:“我们的团队第一是可以把孩子的护理问题先解决了,我们有专门的病房,小孩有护工,有其他医护人员,包括她的衣食住行,我们都可以帮你解决掉。”
经过工作人员的耐心解释,医院签订了托管协议。医院工作人员还把杨夏安医院,医院的护理情况。通过康复需求评定后,医生们为艳艳量身打造了康复治疗方案,在护工的引导下,艳艳也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
医院的贴心安排非常满意,他说:“这里环境非常好,护工对小孩照顾得很体贴,这样我们当家长的心里也很放心,还回去能干点其他营生。我的妻子不能自理,我还可以在家照看她。真是解决了我家的大难题。”
在为残疾儿童家庭提供便利的同时,聘请护医院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不过,新近出台的《河南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中明确规定,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康复机构建设,社会力量举办的康复机构和政府举办的康复机构在准入、执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非营利组织财税扶持、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执行相同的政策。这一利好消息也让像医院这样从事残疾儿童康复的社会机构对未来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
医院院长王晓莉认为:“这个利好政策出台后,会有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得到救助,所以我们下一步考虑扩增我们的无陪护病房,来承接这一份任务,增加我们的专业团队人员,另外我们也特别希望社会的爱心人士还有慈善机构,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