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暖上栗这是老师们和一群特殊孩子的约

前言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有的听不到、有的看不到、有的存在智力障碍、有的无法说话、有的甚至每天都只能待在家里,由家长监护。他们是折翼的天使,需要我们共同去爱……

——上栗县特殊学校

年3月18日星期六大雨

陪孩子画画

今天,又是我们送教上门的日子。虽然出门前就已经下起了大雨,但是我们昨天就已经跟家长、学生约好了,为了约定,为了望眼欲穿的残障孩子们,我们风雨无阻,满怀温情前行。

教孩子认识图形

送教上门是当前我国特殊教育对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的一种教育康复安置形式。通过这种形式,实现特殊教育零拒绝,给予每位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让他们感受社会、学校的温暖和关怀。

每次送教上门服务,我们除去带上必须的适应生活的教材、文具、适合特殊学生的教具、教师的上课教案之外,学校还专门给孩子们准备一些牛奶、面包、衣服、玩具等礼品;有时,送教老师看到自己的服务对象家庭特别贫困的,还会自掏腰包给家长送上慰问金,或者给孩子们送去漂亮的羽绒衣和防寒裤。

教孩子写字

今年我们的送教学生52人,他们分布在上栗县10个乡镇的44个行政村。他们都是重度残疾,绝大部分住在冲头旮旯,家庭相当贫困,健康状况不好。让人更担忧的是,在这些家庭中,有五分之一学生的母亲也是智障残疾。他们不但不能给予孩子照顾和培训,就连自己的生活都难以料理。此情此景更是让老师们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艰巨,感受到自己责任的重大,这种责任承载着社会温暖、公正、和谐、稳定。

小家伙对我们带来的东西很好奇

送教上门

有时,看到学生们家庭贫困的现状及孩子们天真灿烂的笑容,我们的心刺痛着……孩子们渴望和正常孩子一样在校园里学习,但由于智力障碍严重,出不了家门。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多陪他们学习,让他们也能感受学习的快乐,哪怕是一点点……

家长对我们的到来感到非常高兴

每次下乡,家长和左邻右舍总是一次又一次的对我们表达着他们对政府和学校的感激之情。对于孩子们,我想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也许……给他们一枝蜡烛的光明,他们可能感受到的是春天般的温暖,因为……他们总是笑的那么灿烂。

给孩子们买了新羽绒服他们非常高兴

虽然每次送教下乡都很难感受到孩子们的明显进步,但它却是一份传递温暖的事业,需要我们用心去坚守,用爱去传递。

希望这一群孩子能健康快乐成长

上栗县特殊学校李忠萍

◆审核:李原

◆责编:梁欣薛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indianrestaurantgz.com/chetsh/479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