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着对残疾儿童少年深深的爱心和对特教事业的矢志不渝,今年46岁的天使国际特教学校校长王军微在特殊教育的征途上跋涉了25个春秋,留下了一个时代青年串串闪光的足迹。
年9月,王军微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临沂发电厂任技术员,有着一份令人羡慕的好工作。但在一次聚会中无意得知特教现状,临沂只有一所规模不大的聋哑学校和盲校,还没有一所培智学校。他立马站在家长和社会的角度去想,这些弱智孩子如果不接受教育,不能有一技之长,没有生活自理能力,他们以后将怎么生活?年10月,凭着对残疾儿童深深的挚爱,王军微来到河东区赁屋办起了填补临沂智障儿童教育空白的天使培智学校。为了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他一边到各地聘请教师、培训师资,一边多方筹措建校资金,年,一所可容纳48个教学班的欧式教学楼拔地而起,新校区购置了教学和康复器材,让弱智儿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接受教育的心愿实现了!
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办学特色的突出,学生源源不断地从四面八方涌来,到年,王军微不得不面对学校需要再次扩建的现实。“开弓没有回头箭,孩子只要送来,我们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收下,建一所全国一流的特殊教育学校!”。这一年,学校新选校址,征地亩,投资近万元,在10个月内建成了集普教、特教于一体,容教育、康复、职业教育、残疾人托养等功能的综合学校,学校更名为天使国际特教学校,多名残疾儿童迁进了像花园一般的新校。在这里,他们同健全儿童一样,享受着接受教育的快乐,享受着做人的尊严。
由于中国的特殊教育起步晚,没有现成的经验遵循。为此,王军微刻苦学习,大胆探索,逐渐摸索出了一条集学习、康复、职业教育、劳动就业、社会养老于一体的办学思路。能够生活自理的进行教育学习、技能培训;不能自理的重点进行生活自理训练,并注重培养和发现学生特长,通过技能训练,矫正残疾儿童的身心缺陷,发展他们的个性品质,促进全面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为了使教材更形象地让学生接受,他开阔思路学习先进经验,虚心借鉴国内外特教学校的教材和做法,亲自带领一批业务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的骨干教师自行编写校本教材。经过不懈努力,成功完成了校本教材编写,新教材编入的内容所反映的都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学生接受起来都更加形象,更加直观实用,这套教材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专家的肯定。
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仅需要学习,需要康复,更需要得到照顾和帮助。因此,王军微常常告诫教师们必须富有爱心,不能做到无微不至地关心残疾儿童者将被解聘。残疾儿童踏进校园,不论是擦屎洗尿,还是洗脚喂饭,学生随时都能够得到细心的照顾。特别是冬天,有的学生大小便排在裤子里、被褥上,老师随时给洗,晚上睡觉,保教老师守候在床边,并把每个残儿的夜间情况作详细记录,以做课题研究。学校建校二十五年来,造就了一大批业务精、有爱心、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已有上千名学生通过康复走向社会自理生活,名学生进入了普通小学学习。近几年来,学校多次代表山东省参加了国内外特奥会、残运会,获得了27枚金牌,30枚银牌,31枚铜牌的优异成绩。2年国际特奥会副总裁司马乔先生来到学校,深入的考察了这里的融合教育开展情况,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国家残联主席邓朴方在接见赴北京参加全国扶残助残先模表彰会的王军微代表时说:“偏远落后的沂蒙山区能办起如此一流的特教学校,了不起!”
“我们愿更多地承担社会赋予的责任,把欢乐和希望送给更多的孩子,更多的家庭”,王军微说。6年3月,学校作为临沂市残联选定的实施贫困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定点单位,每年接受多名贫困残疾儿童康复训练任务,除了上级给每个贫困学生少量的补助费用外,几年来,学校先后免除贫困残疾学生的康复训练费、教育成本费、生活费等多达万元,得到了上级残联、残疾儿童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学校每年还承担了全市智障儿童和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任务、市儿童福利院残疾孩子来校进行康复教育训练、市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现在每周都会有12支送教队伍奔波在25个乡镇余户人家,年全年送教里程达00多公里;自年承担临沂市残疾儿童教育政府购买服务任务,全市各区余名残疾儿童享受到免费的教育。
王军微身上体现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多年来,为全市及全国残疾儿童的教育和康复,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由于特教事迹突出,他先后被授予“全国特教先进工作者”、“齐鲁和谐使者”、“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和“临沂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文/张淑红
编辑/李玉莲
沂
蒙
新
风
尚
工
众
正
能
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