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由成都市纪委监委联合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打造的“阳光回应为幸福发声”融媒体直播特别专栏,聚焦市残联。直播中,成都市纪委监委、市残联相关负责人,市纪委监委驻市民政局纪检监察组相关负责人,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第五纪检监察室、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以及市残联组联处、康复处、计财处等单位负责人做客直播间,以“坚守初心务实举措,强化服务普惠民生”为主题,阳光回应群众关心关切,监督推动党员干部转作风改作风,直面问题,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如何落实“一岗双责”,有效防范廉洁风险?“作为市残联领导班子的成员,在履行‘一岗双责’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在抓分管领域党风廉政建设这一项工作的时候,是否把它融入到了业务中心工作当中去?”节目一开始,主持人便抛出一个问题。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白涛首先回应:“将业务工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以及相关制度建设、人员纪律要求,做到同步推进、严格落实,把涉及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做实做好。”主持人连续追问:“残联每年项目、资金不少,如何梳理廉洁风险点,采取了哪些有效防控措施?针对计财、预算、项目审批等关键岗位,是否建立了人员轮岗制度?”“残联工作直接涉及广大残疾人朋友的民生诉求,是基本保障。”白涛回应说,为切实保证每一分钱确实用在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民生事项上,我们有预算执行制度、招投标制度、内控制度、内审制度等。从多层面保证钱真的是用在刀刃上,花在我们残疾人朋友的身上。同时建有人员轮换制度,对关键人员岗位都进行轮换,做好风险防控。残疾人专职干事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如何防范?“近几年,从纪检监察机关公开通报的案例中了解到,个别残疾人专职干事审核残疾人信息不及时、不准确,有的已故残疾人还在发放补贴、发放慰问品等。甚至有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利用职务之便造假材料,违规给非残疾人发放补贴,或利用职务便利谋取利益。”现场,节目监督员、成都市监委特约监察员王晓抛出质疑,“请问是否存在工作不严不实、不作为的问题?市残联是怎样进行举一反三,下一步预防工作准备怎样来开展?”“监督员说到的一些情况,在我们系统是存在的。针对这些情况,将再做进一步的核实,如确有相关情况,一定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同时,在制度层面和工作安排上,会进一步把相关要求落到实处。”成都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白涛进行了回应。市残联采取了哪些整改措施,又是如何进行防范?“确实有类似情况发生,存在问题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有的残疾人补贴,他觉得没拿到,把他的卡拿到银行去打对账单,让他看到补贴确实发到了卡上,是因为他忘了或者他不知晓补贴已到账造成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调查发现确实有个别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谋取利益。”成都市残联一级调研员周德福介绍,市残联将违规发放的资金进行了清退,返还到财政部门的专用账户,同时对违规违纪违法人员严肃处理。“下一步也要加强对专干专委的要求和管理,杜绝类似情况发生。”“目前全市正在统一建设‘一卡通’阳光审批平台,市残联有哪些项目会进入这个平台来进行审批发放或者是监管,又会给残疾人朋友带来哪些实惠?”市残联计财处处长刘红兵表示,目前市残联本级共有4个项目纳入平台,主要包括自强助学金、就业直补、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居家安养补贴等。“目前四个项目已经完成,资金通过转移支付发放到区(市)县,通过阳光审批后,直接打进残疾人的‘一卡通’上,残疾人朋友可以清楚知晓自己能享受到哪些项目,并及时领到相应补贴和资金。”残疾人朋友,关心关切点在哪儿?“盲道就是个摆设,我觉得走在盲道上特别不安全,那个盲道上面有很多的不明物体磕磕绊绊的,我希望各界社会能够重视这一块。”“残疾人就业和创业这个版块,因为很多人都说有政策可以帮助残疾人,但是我就一点点帮助都没有获得,也没有人告知。”……节目中,市民们不断抛出关心